南京出生申請國防醫遭撤資格 師大附中資優生怒:從未有過大陸戶籍

圖爲國防醫學院衛勤訓練中心學員演練戰傷救護,將傷患後送醫院。(本報資料照片)

一名師大附中數理資優班學生在Dcard發文稱,自小立志成爲急診醫師,且在去年9月聽了國防醫學系校園演講後決定報考,並願意簽下10年以上的軍醫義務。他在今年1月報考學測,順利取得申請資格,沒想到在3月14日收到撤銷錄取資格的通知,理由僅一句話:「出生南京市,未入本國籍滿 20 年,不符報名資格」,引發外界國防醫報名制度公平性的質疑。

該名考生表示, 1 月報考學測之後,順利取得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申請資格,且國防測驗拿到88分、智力測驗138分,成績表現不錯,便自信地準備備審資料,沒想到初審居然沒有過關。

論及身分,他說明,擁有中華民國國籍、身分證與護照,從小在臺灣長大、讀書,沒有中國大陸的任何戶籍與居留紀錄,甚至「出生地是南京」這件事,直到15歲辦身分證時才第一次知道。

他也談到,父母當年在南京工作,而他恰好出生在那裡。之後在2歲回到臺灣,而他今年剛滿18歲。若要符合「入本國籍滿 20 年」,他要等到22歲才能申請國防醫。

他也說,報考過程還被要求籤一張具結書:「報名人員未在中國大陸設有戶籍、領有中國大陸護照、身分證、定居證或居住證具結書」。不解爲何被當作「大陸地區人民」。

他指出,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大陸地區人民」應指設有中國大陸戶籍者,並不符合,卻仍遭取消資格。報名前也多次向國防醫學院輔導員與國防部確認身分,未獲明確說法,只能按字面理解爲符合資格。

他痛心表示:「我是真心願意當軍醫的人,卻因一個自己無法選擇的出生地被拒絕。」更不解的是,他不能任軍職,卻仍需服兵役,質疑這樣的制度是否合理。「我只能戰死,不能窩囊死。你可以說我成績不夠格,但你不能這樣羞辱我。」

文章刊登之後,吸引不少學子聲援。一名國防醫學院網友留言稱:「我是學長,只能說這是政府近年抗中保臺的結果。」另一名則寫道:「提訴願再訴訟,這所破學校自己擴張一套規則,已經囂張到目中無人。」清大網友則說:「重考吧,今年就能考到國防醫,明年可以去更好的,國軍的氛圍極糟,能遠就遠,現在氛圍就是這樣,明明條文沒規定,完全就公然搞歧視。」

國防醫學院證實,確實有這名學生,父母也都是中華民國國民。不過他的初審資格在軍事學校正期班招生委員會審覈階段便被撤除,主要是不符合設籍規定。而他在民國96年出生,但到了98年12月25日才設籍,入籍不滿 20 年,不符合報考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