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域進入休漁期 各地海鮮市場情況如何?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5月起,南海海域正式進入爲期3個半月的海洋伏季休漁期,各地市場上野捕的海鮮供應量明顯減少。廣西防城港的多家市場,近海養殖的海鮮目前正大量上市,海鮮價格也保持總體穩定。
廣西防城港
水產品供應有保障 價格總體穩定
近日,記者走訪廣西防城港的多家市場發現,由於進入休漁期,市場上帶魚、黃魚、鮐魚等海捕魚明顯減少,銷售的多爲冰鮮海魚,以及近海養殖的活魚、蝦、蟹等。
儘管海捕魚產品供應量有所減少,但大量養殖水產品補充市場空缺,市場價格整體穩定。
顧客 凌先生:價格比平時稍微高一點點,這很正常,品種也差不多,所以影響也不算很大。
福建連江
野捕海鮮減少 養殖海鮮“補位”
在福建省連江縣,漁民們利用塑膠漁排和網箱養殖的多種海魚正在大量上市,一定程度上填補了休漁期海鮮供應的不足。
在連江縣沙澳灣海域,一座座塑膠漁排鋪陳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漁民們在養殖漁排上,將深水網箱提起,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兒被撈出,倒入活水船中,準備運往市場。
養殖戶 吳忠:運到市場賣的時候,我們的魚還活着,所以消費者比較喜歡。
據瞭解,這片海域主要養殖大黃魚、包公魚等四個品種,總數量約15萬條。除了供應本地市場外,還賣到莆田、福州等地。
每年休漁期間,市場上售賣的海鮮大部分是冰鮮,連江漁民就採取延時投苗、錯峰養殖的方式,在休漁期間上市,既可以增收,也可以彌補市場供應不足。據連江縣海洋與漁業部門統計,今年休漁期間,全縣可供上市的養殖海鮮達20多種,主要爲魚蝦類和貝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