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晶片管制急煞車!網質疑「髮夾彎」:要制裁就硬起來

彭博資訊報導,臺灣將限制晶片銷往南非。路透

經濟部先預告對南非實施半導體出口覈准,外媒稱臺灣手段罕見強勢;未料9/25與外交部討論後宣佈「暫停發佈預告」,引爆PTT熱議。網友抓住「一下宣佈、一下喊停」的節奏,嘲諷政府「髮夾彎」,有人以「TACO(Taiwan always chicken out)」酸度爆表,也有人追問:若真要反制,爲何不硬到底?(背景見中央社、彭博轉載與外交部說法。

根據媒體報導,事件源自南非7月將臺灣駐處更名、降等並限期遷離。政府9/23預告將把輸往南非的積體電路、記憶體等47項貨品納入覈准清單;彭博稱此舉「非比尋常」,凸顯臺灣以晶片優勢作爲談判籌碼。不過25日外交部證實,因接獲南非請求協商,經與經濟部協調後暫緩預告程序,時序急轉使輿論譁然。

PTT網友直言,經濟部先片面公告、再與外交部討論後急踩煞車,「會不會讓南非笑暈在廁所?」並呼籲「要制裁就硬起來」。其核心批評在於政策溝通與決策一致性:若把「晶片」當外交籌碼,反覆更動恐傷談判信譽與市場預期。

留言主流一派以嘲諷居多,集中在「縮回去」與「TACO」標籤;也有人質疑是否遭外部壓力勸阻,或怕成熟製程轉單、影響廠商營收;更有網友提醒,美方原就考量分散供應鏈,此波反覆只會加深對臺供應風險的疑慮。另有少數人主張「這是談判起手式」,認爲暫緩可能代表交換條件正在桌上。

另一派則從實務層面補充:南非握有多項高科技關鍵礦產,若升高衝突恐「兩敗俱傷」;也有人指出此前南非政要已警告限制晶片將重挫當地經濟,顯示措施確具壓力,但真正關鍵在「協商能否換到實質讓步」。整體而言,社羣討論在「硬起來」與「務實協商」間拉鋸,期待政府對政策目標、時程與評估基準給出更清楚的說明,以穩定市場與國際觀感。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