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周邊手辦賣脫銷:某二手平臺隱藏款溢價超11倍
95後女孩祖賢(化名)這幾天不斷刷新泡泡瑪特官方微信小程序,希望購買《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的聯名手辦“天生羈絆系列”,但下單界面始終顯示沒有現貨,二手平臺上標價799元的隱藏款“敖丙版哪吒”讓她“兩眼一黑”——這款盲盒的官方售價不過69元。
作爲《哪吒》系列電影的“骨灰級”粉絲,祖賢在大年初一觀看電影后,馬不停蹄趕往兩家泡泡瑪特線下門店,均未看到《哪吒2》系列盲盒樣品。
在得知泡泡瑪特與《哪吒2》聯名產品在大年初一晚10點開售後,祖賢立刻支付552元在小程序下單端盒(8個)自提。但因未及時到門店自提,祖賢購買的現貨失效,只能等待6月的預售款發貨。
這不是祖賢一個人的煩惱。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截至2月13日10時,《哪吒2》上映16天,總票房破96億元,成爲首部進入全球票房榜前20的亞洲電影。其聯名衍生品的熱度更一路狂飆,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泡泡瑪特推出的“天生羈絆系列”盲盒上線不久便全網售罄,線上預售排期拉長至今年6月,二手市場溢價最高超11倍。
2月11日,時代週報記者走訪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某泡泡瑪特門店時發現,短短5分鐘內,至少有4人前來詢問《哪吒2》聯名手辦是否還有現貨。該店店員告訴記者,目前泡泡瑪特全國線下門店《哪吒2》盲盒均已售罄,只能在線上購買,相關產品最晚6月15日發貨。
泡泡瑪特方面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隨着電影熱度的走高,《哪吒2》天生羈絆系列手辦逐漸在泡泡瑪特的各個渠道售罄。目前已經緊急調整生產計劃,積極補貨。
線下門店的迅速售罄和社交平臺“連跑多個商場仍顆粒無收”的吐槽,共同拼湊出一場IP狂歡。儘管泡泡瑪特與《哪吒2》的聯名產品開發週期歷時一年半,並罕見地與電影同步上市,但潮玩手辦製作方或許仍低估了市場熱情。
2月12日,泡泡瑪特盤中股價最高達到107.6港元/股,再創歷史新高;截至2月13日發稿,泡泡瑪特股價爲104.4港元/股,上漲0.1%,今年以來,泡泡瑪特股價已上漲16.45%。
“一吒難求”
祖賢曾在2019年《哪吒1》上映後刷了4遍影院。苦苦等待5年後,《哪吒2》終於在今年大年初一上映,祖賢第一時間購入電影票,並在當天下午3點衝進北京王府井apm的影院,與帶着標誌性煙燻妝的哪吒“久別重逢”。
電影散場後,祖賢逛了兩家泡泡瑪特線下門店,都未上架《哪吒2》手辦。根據泡泡瑪特官方消息,《哪吒2》天生羈絆系列手辦以及抱抱系列搪膠臉毛絨均於大年初一晚10點開售,單個盲盒爲69元,整盒8個盲盒共552元;單個熊貓哪吒和白龍敖丙均爲249元。
當晚《哪吒2》手辦開售後,祖賢便在泡泡瑪特微信小程序下單端盒自提。祖賢原本以爲隨時可以到門店自提,加上價格有些小貴,她並未在下單次日到門店取貨。“其實我只喜歡某幾個款,但擔心單抽盲盒抽不到喜歡的手辦,所以端盒下單。當時沒想過會斷貨,所以沒及時去取。”祖賢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
根據泡泡瑪特小程序規則,用戶在下單“門店自提”訂單後,若在次日晚11點前未到門店提貨,會將錢原路退回消費者賬戶。“相當於有一個猶豫期。消費者在這個時間內可以思考要不要提貨。”祖賢表示。
最終祖賢在猶豫中與聯名手辦現貨擦身而過。2月12日,時代週報記者在二手平臺“閒魚”上看到,部分現貨秒發的泡泡瑪特《哪吒2》聯名手辦隱藏款價格已經漲至799元,與官方價格相比溢價11倍;全新端盒價格爲1599元,相比官方售價溢價近3倍。
曾三刷電影《哪吒1》的張女士同樣是該系列電影的忠實粉絲,她喜歡電影對傳統故事的改編,“我認爲《哪吒》是近些年國漫電影裡故事相對比較完整、邏輯性比較強的,人物設定也比較討喜。”
與祖賢一樣,張女士也在觀影后迫不及待在大年初二線上下單,次日上午10點多到門店自提。當時,泡泡瑪特線下門店只有兩三個人在排隊自提《哪吒2》盲盒,無論盲盒還是搪膠玩偶都有現貨。但她發現,隨着觀影人次越來越多,該系列手辦先是在線上售罄,隨後線下門店也斷貨了。
一直關注《哪吒2》手辦出貨量的祖賢則發現,泡泡瑪特與《哪吒2》聯名手辦的大面積斷貨,出現在大年初五之後。
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哪吒2》在大年初五,即2月2日單日票房突破8億元,進入中國影史單片單日票房榜前三;上映5天總票房超33億元,領跑春節檔。
同天,《哪吒2》盲盒斷貨消息在社交媒體平臺大範圍傳播,祖賢點開泡泡瑪特小程序及天貓旗艦店,相關鏈接均顯示已售罄,同時她加入了小紅書中有將近500人的補貨通知羣,羣友大部分在蹲《哪吒2》盲盒的補貨通知。
很快,祖賢從博主處瞭解到淘寶直播間有補貨,又第一時間在直播間下單,但仍爲預售款盲盒,最晚發貨時間已經到5月5日。
手辦火爆背後
此次泡泡瑪特與哪吒聯名手辦如此火爆,很大原因來自IP效應的驅動。作爲國產動漫的頂級IP,《哪吒》積累了龐大的粉絲基礎,尤其像祖賢和張女士這樣的“自來水”羣體,對電影及其衍生品有極高忠誠度。
祖賢表示,購買哪吒手辦主要是因爲情懷,就像之前的《黑神話:悟空》,大熱IP相關的周邊產品總是受到年輕人熱捧。其所在的補貨羣裡有不少羣友也稱,自己之前沒買過盲盒,第一次買盲盒就是《哪吒2》。
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有前作的熱度鋪底,《哪吒2》可以預期爆款。且因是續作,許多角色形象都已定型,潮玩手辦製作方可以提前在周邊衍生上進行二次創作,並配合影片上映同步銷售,這是熱門IP持續衍生帶來的利好。
不過,在泡泡瑪特方面看來,除了優質IP電影帶動衍生品的火爆,產品力也是《哪吒2》天生羈絆系列手辦打動消費者的關鍵因素。
泡泡瑪特方面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哪吒2》天生羈絆系列產品的顧客中,電影粉絲佔據了較大的比例,“但我們也發現電影粉絲和泡泡瑪特自有粉絲是高度重合的,有消費者在門店裡看到盲盒陳列後,會向門店工作人員瞭解產品信息,反向通過產品獲得電影上映信息,選擇購票觀影。”
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瑪特此前就對《哪吒2》的熱度有較高預期,並在聯名產品上提前佈局。不同於以往傳統影視衍生品常在電影熱度起來後才進行備貨銷售,此次泡泡瑪特選擇與電影上映同步推出聯名產品。
泡泡瑪特方面對記者表示,《哪吒2》的衍生產品整體開發過程歷時一年半。同時,電影IP的衍生品開發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做得好能夠極大推動IP熱度。近年來,國內的影視衍生品行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會提前佈局IP開發。
2024年上半年授權IP收入佔比僅15.2%
有媒體根據泡泡瑪特相關產品銷售數量,推測《哪吒2》天生羈絆系列手辦上線僅8天時間銷售額迅速破千萬元。
不過,授權IP原本在泡泡瑪特的營收結構中佔比不算多。根據泡泡瑪特2024年中期報告,授權IP收入佔總體營收比例爲15.2%,而藝術家IP收入佔比則爲81.0%,其中包括2016年就推出的MOLLY,以及THE MONSTERS、SKULLPANDA在內的7個IP在上半年營收過億元。
成立於2010年的泡泡瑪特,在2020年登陸港交所,上市首日市值曾達千億港元。其業績也一路高歌猛進,2021年泡泡瑪特營收達到44.91億元,同比增長78.7%;年內溢利爲8.55億元,同比增長63.3%。
但在線下業態飽受衝擊的2022年,當時仍以線下渠道爲主的泡泡瑪特營收增速從上一年的超過78%滑落至2.8%,淨利潤同比下降超44%。
當時,成立12年的泡泡瑪特在資本市市場遍嘗高峰與低谷的不同滋味:2021年盤中最高股價曾達105.3港元/股,但到2022年10月其股價跌至9.8港元/股。
以“盲盒”被大衆熟知的泡泡瑪特,近幾年逐步“走出盲盒”,推出搪膠毛絨、積木、珠寶首飾等品類。目前,泡泡瑪特的業務包括IP孵化與運營、潮流玩具與零售、主題樂園與體驗、數字娛樂四大板塊。
根據2024年中期報告,當期泡泡瑪特收入爲45.58億元,同比增長62.0%;期內溢利爲9.64億元,同比增長102.0%。2024年上半年,其收入仍以手辦產品爲主,收入佔比爲58.3%,而MEGA、毛絨玩具、衍生品及其他三大品類收入佔比分別爲12.9%、9.8%、19.0%。
本文源自:時代週報
作者:閆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