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基礎,節目組就不基礎

《花少》氣質看大姐?

單數季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花兒與少年・同心季》(系節目第七季)播出,網友發現“單數季封神”,“奇看偶不看”的玄學定律似乎又顯靈了?

全員禮貌、團隊配合意識強、能開玩笑,偶爾也有人語出驚人,雖然說有點初識加謹慎帶來的“過分客氣”感,但氣氛是真的融洽,這季《花少》有點好看啊!

當然,細心的網友已經發現,咱們“大姐”那英功不可沒!“《花少》氣質看大姐”的玄學定律再度流傳。

節目裡那英解決了很多“難題”。比如,化身“內娛通訊錄”做起了第一個拉羣的人,解決了大家買菜金錢分配的難題。

龔俊和張晚意買冰棍錢不夠,少買了兩根,讓姐姐妹妹們吃,姐姐妹妹們又讓他們吃,眼看一場“你吃吧,我本來就不想吃”的體面謙讓拉鋸戰就要展開,英子手起勺落,大紅果一分爲二,大家都有的吃了。

也造就了張晚意“我們是一起分一根冰棍,不是一起嗦了一根冰棍。”的名場面。

衆人舟車勞頓,坐了近20個小時飛機,面對地陪導遊“徒步夜遊一小時到保護區看老鼠狐猴和夜遊小青蛙”的建議,大家面面相覷,身體已然疲憊不想去,但是又怕大家想去,無人敢直接回答。

英子直接要了圖片。然後,“看過了,好了,不去了”一錘定音,拯救了一車人的疲憊身體與內耗。

小動物也看到了,也能好好休息了,氛圍也愉悅了,誰說我們英子不是“虎頭虎腦”的聰明呢?

當然,那英也不是一味地靠着“虎”解決問題,她也精準地發現了隊伍的問題。第一晚,她就主動和陳數提起,覺得大家現在太“客氣”了。

或許是性格使然,或許是出於輿情把控,這季的嘉賓都知禮數、懂進退、秉持“一切好好好”的原則。這種微妙的友善在初識時會讓人很舒服,但是對於要一起旅行近30天的隊伍來說,時間久了就會“沒有人情味”。

但是,沒關係,那姐有辦法!

那英在先導片裡就直接公開處刑小妹張雅琪的“自我pua”大聲把她“不要用力過猛,做最好的自己”的手機屏保唸了出來。雖然有一丟丟尷尬,但反而幫小妹卸下負擔,讓她融入進來。

弟弟妹妹們也很照顧那英,幫她拿包拿水,那英也自然地讓他們去幹了,不是擺大姐架子,而是用適當的不客氣,拉近關係。

如此,弟弟妹妹們也敢去調侃她一個大包就裝一瓶水,關係於無形中拉近。

除了“虎”英子也很“柔”。

去看狐猴的路上,大家在車裡合唱,一首又一首,甚至那英還給原唱王力宏發去了視頻“王力宏,我們都在唱你的歌!”唱到動情時,那英還流下了眼淚。她說,自己喜歡大家在一個瞬間的感同身受。

這一刻確實美好。熱帶雨林在兩側窗戶閃過,車內的我們剛剛認識,唱着笨拙而又真誠的歌,流下了眼淚,不是悲傷,是一種純粹的美好。

那英用霸道的方式體現着柔軟,把大家的生疏、緊張、侷促徹底打碎。這一刻又讓人感受到了真人秀的意義——不是要完成一個綜藝,通過上節目獲得好感,而是人與人,人與廣闊天地建立連接。

一個問題誕生:爲什麼那英造就了這麼多溫暖和諧名場面,但在“高情商藝人”盤點時卻被排除在外,甚至被放到反面呢?

因爲那英沒想“高情商”,高情商是她的結果,而非目的。

很多人認知的高情商是會說話,讓場面體面,甚至很多人會“展示”自己的高情商。你會感受到他的蓄力過程,像“我要展示高情商咯”、“我要體現高能量咯”,這其實只是會觀色,會話術。

而那英是通過一種充斥蠻力的純粹,踐行着自己平等、真實、善良的價值觀,自然帶出與壓迫、虛僞、惡意互斥的氣質與場域。

她身上看不到前輩指點年輕嘉賓的那種傲慢,她不把自己置於高位,沒有任何頤指氣使,一切平等。

說敬業也好,說本性認真也罷,那英總是在本本分分地做一個豪爽瀟灑的人。

有話就直說,有活就認真幹,哪怕五旬的年紀上《乘風破浪》唱跳、吊威亞,說練就練。包括很多歌手因爲直播而拒絕的《歌手2024》,那英雖然也害怕,但還是來了並戰到最後。

上旅行綜藝也是,該幹活就幹活,該玩就玩,甚至還常常透露出可愛的一面。

素顏對着鏡頭化妝,大刀闊斧,幾把刷子掃全臉,再悄悄瞥一下旁邊優雅的陳數姐姐,二人堪比“魔丸和靈珠”。

因爲太喜歡狐猴,起了“把狐猴弄到朝陽公園養”的念頭,以“北京太乾了”結束幻想。

給弟弟妹妹們準備早餐,直接把香蕉塞到人袖筒子裡,笑死個人。

在那英身上你可以找到內娛罕見的濃烈“活人感”,有那英這位基礎在,《花少7》我追了!

編輯:Nagasaki

撰文:Miao

排版:Cecilia

設計:Lidianer

圖源:網絡、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