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基礎知識
我們首先要理清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提起癌症,還有一個名詞也總會被提起,那就是腫瘤。癌症和腫瘤的區別是什麼呢?答案是“良性”和“惡性”。腫瘤有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而癌症只有惡性的。你從來沒聽說過“良性癌症”,對吧。所以用一句話概括是:惡性腫瘤就是癌症。那如何區分良性和惡性呢?是腫瘤大小嗎?還是生長速度?都不是,是“轉移”。腫瘤無論長多大,多快,只要不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不侵犯周圍組織,它就是良性的。反之,無論腫瘤多小,如果跑到了別的地方,就是惡性的。
那爲什麼腫瘤轉移以後,危險性會大大增加呢?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一個腫瘤轉移就成了N個腫瘤,危害自然就大;另一個原因是,腫瘤喜歡轉移的地方,往往是很重要的器官,比如腦轉移、肺轉移、骨轉移和肝轉移。這些地方由於重要性,手術往往很保守,這就非常難完全去除腫瘤了。講到這,我們還可以順便回答下一個問題,那就是癌症爲什麼會導致死亡?每個病人個體情況不同,最終造成死亡的原因也不同。但是大致說起來,癌症死亡原因往往和器官衰竭有關。腫瘤的轉移和過度生長,會壓迫關鍵器官,比如腦瘤會壓迫重要神經;肺部腫瘤會填充肺部空間,導致肺部氧氣交換能力大大降低,最後都會因爲功能衰竭而死。
當然,癌症致死有時候並不是某一個器官衰竭造成的,而是一個系統的衰竭。有很多癌症,由於現在還不清楚的原因,會導致病人體重迅速下降,肌肉和脂肪迅速丟失,這在醫學上叫“惡病質”(Cachexia)。這個過程現在無藥可治,無論病人吃多少東西,輸多少蛋白質都沒用。由於肌肉和脂肪對應的是整個機體的能量供應,所以病人很快就會出現系統衰竭。
現在大部分人都談“癌”色變,原因就是癌症難治。如果你問我,癌症和艾滋病哪個會先被攻克?我的答案肯定是艾滋病。癌症爲啥那麼難治?在我看來,有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癌細胞是身體的一部分,癌症是“內源性疾病”。對待“外源性疾病”,比如細菌感染,我們有抗生素。抗生素爲什麼好用,因爲它只對細菌有毒性,而對人體細胞沒有作用。所以抗生素可以用到很高濃度,殺掉所有細菌,而不讓病人受到一點影響。搞定癌症就沒那麼簡單了,癌細胞雖然基因突變了,但仍然是人體細胞。所以要搞定它們,幾乎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這其實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副作用”。比如傳統化療藥物能夠殺死快速生長的細胞,對癌細胞當然很有用,但是很可惜,我們身體中有很多正常細胞也是快速生長的,比如頭皮下的毛囊細胞。毛囊細胞對頭髮生長至關重要,化療藥物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殺死了毛囊細胞,這也是爲什麼很多化療的病人,頭髮會掉光的原因。同時,化療病人的免疫系統也非常弱,極容易感染,這是因爲負責造血和維持免疫系統的造血幹細胞,也會被化療藥物殺死。還有,化療病人會嚴重拉肚子,沒有食慾,那是因爲消化道上皮細胞也被殺死了。因爲這些嚴重的副作用,讓醫生只能在治好癌症和維持病人基本生命之間不斷權衡,甚至“妥協”。所以化療的藥物濃度都必須嚴格控制,而且不能一直使用,必須一個療程一個療程來。假如化療藥物也能像抗生素一樣,可以大劑量且持續使用,癌症恐怕早就被治好了。
第二個癌症難搞的原因是,癌症不是單一疾病,而是幾千上萬種疾病的組合。就像世界上沒有完全一樣的兩片樹葉一樣,世界上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癌症。比如肺癌,在中國所有癌症中,它是第一殺手,30年來發病率增加了500%,中國現在每年新增近100萬肺癌病人。常有人問我:有什麼新的治肺癌的藥嗎?我說:有不少,但每種都只對一小部分病人有用。比如很多靶向藥效果都很好,但它們通常只對攜帶特定的基因突變的肺癌有很好的效果,比例可能只有百分之幾。因爲癌症的多樣性,藥廠幾乎註定每次只能針對很小一部分病人研發藥物。每一個新藥的開發成本,平均下來估計需要10年時間和超過10億美元。這樣大的時間和金錢投入,導致目前抗癌新藥的研發進展極度緩慢。要攻克所有的癌症,即使不是遙遙無期,也是任重道遠。
癌症難搞的第三種原因,就是癌症的突變和抗藥性了。這點是癌細胞和艾滋病共有的,讓大家頭疼的地方。生物進化讓人類能適應不同的環境,在細胞層面,我們體內的癌細胞也保留了這種能力。針對我們給它的藥物,癌細胞也能不斷突變和進化,想方設法躲避藥物的作用。如果個別細胞產生新的基因突變,或者別的原因能起到抵禦抗癌藥的作用,就會導致原本有效的藥物變得沒用。針對癌症的突變抗藥性,醫生們一直在想辦法,比如換藥、聯合用藥或者研發新的藥物,這都是爲了克服抗藥性,讓治療還能起效。
癌症難治的三個主要原因,就說完了。總結一下,分別是,第一,癌症治療時,容易誤傷正常細胞,這限制了藥物劑量和療效;第二,癌症種類繁多且高度複雜,藥物研發難度大;第三,癌細胞會不斷進化產生抗藥性,導致藥物失效,增加了治療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