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擁抱媽媽量腰圍可測病 醫曝兩次肥胖高峰須注意

臺灣肥胖醫學會鼓勵所有孩子給媽媽、婆婆、女性長輩一個環手的「擁抱」,以簡易測量腰圍,以160公分成人爲例,雙手繞過媽媽腰部,交疊握住手肘時,環抱內徑約爲身高的一半,即爲80公分,正好是女性的腰圍標準。左起: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臺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與公益大使趙小僑、劉子銓(趙小僑的兒子),共同呼籲健康飲食、適當運動等全方位體重管理趨勢。圖/臺灣肥胖醫學會提供

母親節將至,給媽媽一個「擁抱」,有助媽媽健康。臺灣肥胖醫學會鼓勵所有孩子給媽媽、婆婆、女性長輩一個環手的「擁抱」,簡易測量腰圍。以160公分成人爲例,雙手繞過媽媽腰部,交疊握住手肘時,環抱內徑約爲身高的一半,即爲80公分,正好是女性的腰圍標準。

醫師提醒,女性腰圍若有超標情形,恐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風險。

衛福部國健署調查,臺灣19歲以上女性腰圍超標率高達52.9%,其中「45至64歲」超標比率59%,64至74歲甚至達到75%,等於近8成人腰圍過粗。臺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說,腰圍直接反映內臟脂肪多寡,過多;研究顯示,女性腰圍每增加10公分,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3.4%。建議母親節前給女性長輩一個擁抱,表達愛意,也能量出腰圍。

林文元說,女性肥胖有兩個高峰期,包括產後及更年期,主要與多吃、少動及荷爾蒙變化三大因素有關。他說,臨牀常見產後媽媽進補過頭,或忙着養育孩子缺乏規律運動,面臨「瘦不下去」的困境,甚至生得愈多,胖得愈誇張。據統計,近8成女性產後一年無法恢復孕前體重。

林文元說,臨牀曾見有人生了第一胎後,體重立即增加10至20公斤、生第二胎體重更增加40公斤,這時需要特別留意。建議女性應在生產一年內恢復原本體重爲佳,親自哺餵母乳者往往有利消耗熱量、瘦得更多。

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吳至行說,多項數據證實,減重對心血管有益,肥胖者減去5%原體重可改善健康,減去15%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衰竭等風險。如已透過飲食、生活作息改變、運動等,仍難達到10%以上的降幅,又或因肥胖導致膝蓋關節壓力過大、代謝性脂肪肝炎,應尋求醫師評估適時以藥物介入治療,讓體重降幅更有效率,目前也有減重藥物同時可降低心血管風險。

▪ 手機報稅超簡單!4步驟輕鬆搞定 一圖看節稅秘訣不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