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搶救2天沒起色 子女拿「藍白拖擲筊」放棄治療 醫曝家屬心態
一名母親病危搶救兩天沒起色,子女用藍白拖擲茭決定是否放棄治療。(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ICU醫生陳志金近日分享,自己曾接到一個女病患,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瞳孔對光也無反應、沒有咳嗽反射、不能自行呼吸,經過兩天搶救,仍然不見起色,孩子們不敢做出放棄急救的決定,他建議以擲筊直接問病患,而當聖盃落下時,女兒的眼淚流下來。陳志金也坦言,家屬不是想讓病人受苦,而是害怕自己的決定等於「放棄」。
陳志金在臉書粉專發文提到,十幾年前的接到這名女病患時,自己還是菜鳥,沒有太多經驗,硬着頭皮盡全力治療,在接下來兩天用上了最好的藥,血壓還是很低,需要靠兩種強心劑、用到最高的劑量,病患才能勉強撐着,心臟隨時都有可能會停止。
他對病患的兩名子女表示,「對媽媽有幫助的話,我們是一定不會放棄的,但現在看起來只有折騰、沒有幫助的話,我們可以讓媽媽平順的走。我們一起來想想看,在人生的最後一段路,媽媽希望你們幫她做一個什麼樣的決定?」但子女卻沒有辦法做出決定。
陳志金看到病人胸前掛的平安符,當下提議子女搏杯(擲筊)看看,「就跟媽媽說,你們很難做決定,請她告訴你們要如何做」,直接問出,「我們不要妳這麼辛苦,讓妳好好的走,好嗎?」
子女接受這個建議後,馬上跪在牀邊,兒子熟練的脫下自己的藍白拖,並問出問題,「是聖盃!」看着一正一反的藍白拖,旁邊的護理師輕聲的說出了結果,子女倆也似乎接受這樣的結果,沒有討價還價或想多擲幾次,但表情卻掩飾不住心裡的失落。
陳志金直言,看得出家屬心裡有想要讓病患不要再受苦、能平順離開,但無法面對自己的決定,害怕這樣做是不是就是「放棄」媽媽,最好的解套方式就是「讓媽媽自己決定」,而且擲筊機率並不是剛好一半一半,要掌握好命題的「方向」,只有出現兩個反面(陰筊),才表示不同意,只有25%的機率會被「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