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貨櫃造價僅有疫情高峰四成多 陽明斥資逾25億造3.57萬隻

▲陽明海運一次訂造3.57萬隻貨櫃。(圖/陽明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陽明(2609)今(31)日公告向「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公司」(CIMC)訂造35,700只貨櫃,每單位價格約美金1550至2635元(依櫃種),交易總金額美金8300萬至8400萬元,約新臺幣25.4億元至25.8億元。業界指出,目前貨櫃造價僅疫情期間高峰價四成多,比疫前還便宜,陽明藉此機會擴充資產,降低用櫃成本。

業界董事長級人士指出,疫情期間因爲很多碼頭工人染疫無法上工,造成港後貨櫃囤積,週轉困難,缺櫃問題非常嚴重,運價飆漲,船公司競相搶造貨櫃,貨櫃造價20呎櫃曾漲破3500美元,40呎櫃破6千美元,以陽明這次公告的價格,約僅四成多的價格,比疫前還低。

陽明今年7月下旬曾經公告今年以來累計出售38,636個貨櫃,每櫃售價根據櫃種不同,售價在600-3200美元之間,總交易金額在4300-4900萬美元之間,約新臺幣12.5億元至14.3億元,獲利金額約1100-1300萬美元,約新臺幣3-4億元。

另公司今年到7月下旬新造貨櫃有6.5萬箱(20呎櫃),目標要將自有貨櫃比例提高到五成以上。到今年5月爲止,共有111萬箱貨櫃,自有比例約42%,目前已經接近五成。

業界指出,一個貨櫃壽命在10-15年之間,短程線因爲裝卸動作頻繁,使用期限短,長程線使用期限就會拉高,平均壽命在12年左右,保養的好最長約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