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一年來投資逾33億建造4萬餘個貨櫃 今年自有櫃比例達41%

▲陽明海運今年自有櫃比例提高到41%。(圖/陽明提供)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陽明海運(2609)今(3)日公告自去年7月9日到今日爲止,向兩家造櫃公司購買4.04萬個貨櫃,合計購買金額在新臺幣33-36億元之間。陽明疫情以來公司獲利爆發,手握龐大資金,積極訂造自有貨櫃,自有櫃比例逐年拉高,從最新的法說會簡報看,自有櫃比例從2022年的36%提高到今年的41%,預計明年上半年提高到42%。

疫情期間缺櫃非常嚴重,陽明從2020年開始積極造櫃,2022年新造櫃有7.52萬個貨櫃,2023年4.18萬個,今年3,05萬個,公司高階表示,這次公佈的4.04萬個,部分已完工交櫃,部分還在建造中,由於一年內同一家廠商,累計交易超過10億才需發重訊,也有交易金額未滿10億的第三家造櫃廠訊息並未公告。

這次公告的中國國際海運集裝箱集團(CIMC)交易數量22,750個貨櫃,每單位價格約1600~4900美元,交易總金額5600萬~6000萬美元,約新臺幣16.5億元至18億元。

廣東富華機械裝備製造公司(FUWA)交易數量17,650個貨櫃,每單位價格約1600~6900美元,交易總金額5600萬~6000萬美元,約新臺幣16.5億元至18億元。1600美元應是最小的20呎櫃,6900美元是最貴的冷藏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