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I估下半年平均關稅遠高於去年底 美國進口櫃量收縮至少持續1年
▲MSI估下半年美國貨櫃進口量將出現收縮,這種疲軟至少持續一年。。(圖/基隆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總部設於倫敦的全球性海事諮詢公司-海事戰略國際(Maritime Strategies International, MSI),對2025年的剩餘時間做了展望,指出8月之後平均關稅將比去年底高很多,預計下半年美國貨櫃進口量與去年同期比將出現收縮,這種疲軟至少持續一年。
MSI的Daniel Richards指出,今年貨櫃船運市場面臨兩大不確定性,一是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關稅,以及在船隊擴張的確定性下,航線可能迴歸紅海和蘇伊士運河的時間,而現實狀況是關稅形勢非常不穩定,紅海的現狀並沒有發生真正的改變,船隊的增長也如預期的那樣加快了。
他指出,關稅形勢肯定會對美國貿易造成壓力。過去一個月左右,看到前往美國的運費大幅下降,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到今年下半年。
他認爲總體而言,目前的形勢比4月初的解放日之後不那麼危險,但值得考慮的是,平均關稅將比去年年底高得多。到目前爲止,高關稅的影響還沒有對貨櫃貿易量產生太大影響,但是美國的貿易狀況將在今年下半年惡化。
目前還不清楚上半年有多少貨物被提前裝載。 然而,MSI預計,美國貨櫃進口將在2025年下半年收縮,這種疲軟將至少持續一年,並導致運價下降,因爲船隊在不斷增長,而貨櫃船公司開始表現出掙扎的跡象,不知道該把這些即將加入船隊的大型船隻放在哪裡。
今年上半年,在紅海沒有胡塞武裝襲擊船隻的情況下,法國達飛等一些航運公司開始尋求在該地區恢復服務,然而,7月份對散貨船Magic Seas和Eternity C的襲擊改變了這些計劃。
「很明顯,這一計劃現在被無限期擱置了,短期內也沒有恢復這些航行的真正希望,我們只能等着看情況如何發展。 但是在世界的那個地區,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局面,而且這個局面看起來不會在短期內得到解決。
在談到船舶供應時,理查茲表示:「特別是訂單仍然很大。貨櫃船公司繼續以非常健康的速度下新訂單,今年到目前爲止,我們已經下了大約200萬teu的新訂單,這實際上意味着訂單船隊的比例仍然保持在30%以上,船隊仍然非常偏重於大型船舶。」
MSI預計今年船隊的增長將超過貨櫃貿易的增長。需求計將增長3.5-4%,而船隊供給預計將增長6.5%左右。
展望未來,理查茲表示,他們預計在美國的推動下,貨櫃貿易增長將在明年放緩。還有一個問題是,中國能繼續向外部貿易伙伴出口其製成品順差多久,而不會堆積成庫存,也不會招致美國以外國家的報復性貿易措施。
他預測:「隨着我們進入明年,貿易前景可能會減弱,但美國以外的情況不太可能是災難性的。」在供應方面,船隊增長將在2026年放緩,然後隨着過去18個月的訂單開始交付,但將在2026年之後大幅加速。
MSI預計,在2025年的剩餘時間裡,下半年的供需平衡將會減弱,這將給貨運市場帶來壓力,使其度過旺季。雖然2026年的新交付量將有所緩解,但新噸位的累積量將給市場帶來壓力。
他總結道:「即使紅海危機沒有解決方案,它仍然是一個面臨潛在供過於求的行業,我們認爲在實踐中我們將面臨實際的供過於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