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學校放假人手一張獎狀,網友:這是欺騙式鼓勵性教育!
寒假已經開始了,很多家長又開始曬娃了,有的曬娃的成績,有的曬娃的獎狀。那現在的孩子獎狀含金量如何呢?可能會超出大家的想象。
近日一位老師在網上說:“最煩期末發獎狀環節,規定要人手一張,一方面覺得對品學兼優的小朋友不公平,一方面有些小朋友確實想不出發獎狀的理由。”
連很多網友也沒想到,竟然每個孩子都有獎狀,難道現在的獎狀已經如此廉價了嗎?我們看看網友的評論:
不得不說,目前的獎狀已經完全變味了,有網友甚至說:這就是這是欺騙式鼓勵性教育!
第一:人手一張看似公平,實則最不公平,也起不到激勵的作用。
每個人都有獎狀,這種獎勵方式確實很公平,照顧到了所有的孩子。但公平的背後,恰恰是不太公平。理由很簡單,這樣反而起不到什麼激勵的作用。
獎狀本來是對孩子的獎勵,對對孩子表現好的一種認可。如果一個孩子不好好學習、調皮搗蛋、擾亂課堂紀律,大家都知道他很多毛病,還給他發獎狀,這種情況下大家會認可嗎?對其他孩子也是一種不公平。如此下去,孩子們會很清楚,就算我表現不好也照樣可以發獎狀,所以爲什麼要好好表現做一名好學生呢?
雖然學生需要鼓勵,但並不意味着必須人人鼓勵,可以擴大鼓勵的範圍,但如果人人都發獎狀,其實是失去了發獎的意義,獎狀也變的非常廉價,沒有一點價值。
第二:在家長眼中,只有學習之星有含金量,其他獎狀都是哄人的。
這些年很多學校的獎狀都很氾濫,大多數學校發獎的人數都佔到了全班的一半還多,獎狀的名稱也是五花八門,有學習之星、勞動之星、誠信之星、文明之星、書法之星、進步之星等等,甚至還有茁壯小樹苗、最佳家長獎、文明就餐標兵、優秀電燈管理員等等,從獎狀的名稱就可以看出來,學校爲了給孩子們發獎,也是挖空了心思在找學生的優點。
但發的多了,家長也明白了,只有學習之星的獎狀還有點含金量,其他都是哄人的。我們這裡,有家長看到孩子發了進步之星、勞動之星的獎狀,直接就把獎狀撕了,在他們看來,發這樣的獎狀不但不光榮,還是一種恥辱。學生也是,只看重學習方面的獎狀,對其他獎狀也不感興趣。
獎狀自古以來就是獎勵那些學習優秀的孩子,這些年慢慢變味了,也變得廉價了。
孩子滿牆獎狀卻考不上高中,這種欺騙式鼓勵性教育確實值得我們反思。
看新聞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孩子小學經常得獎狀,家裡一面牆都是孩子的獎狀,看似非常的優秀,但就是這麼優秀的孩子,很多連高中都沒考上。連家長都想不通,其實就是我們的鼓勵式快樂教育給鬧的。
這些年,我們的教育太寵孩子們了,不但不允許老師體罰變相體罰孩子們,還變着法的鼓勵孩子,生怕孩子們心靈受到一點點的傷害。從不公佈成績排名到人手一張獎狀,無非是想告訴孩子們,你們都是最優秀的最棒的,但結果呢?孩子們是開心了,但也被寵壞了,受不了一點點的委屈和挫折,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反而是越來越多了。
孩子們需要鼓勵,需要樹立自信,但絕對不是盲目的,沒有任何條件的。任何輕而易舉得到的東西孩子們都不會珍惜,獎狀也是如此。最關鍵的是,我們的學習本質是非常殘酷的,孩子們最終還是要面臨激烈的競爭,到那時,他們還能適應嗎?
大家對此怎麼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