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上凱道聲援剴剴! 6大訴求曝光
▲剴剴案引發社會關注,兒權團體提出六大訴求,盼建立跨系統聯防、設立兒少保護部,強化兒童安全網。(資料圖/黃鵬傑攝)
文/CTWANT
1歲男童剴剴遭保母姐妹長期凌虐致死,引發社會震驚。臺北地方法院於下週二(5月13日)對此案進行宣判。爲喚起社會對兒少保護制度改革的重視,多個公民團體今(10日)於凱達格蘭大道發起「護兒大遊行」,上千名民衆穿著白衣集結,手持「虐待兒童、天理難容」、「兒虐零容忍」等標語,要求政府正視制度漏洞,落實兒少保護責任。
回顧剴剴案,他於2022年2月出生,父親失聯、生母入獄,早年由一名私人保母照顧並意圖申請收養,卻因資格不符遭新北市社會局駁回。其後,該案件轉由兒福聯盟處理,並自2023年9月起委託臺北市劉姓保母姐妹照顧。未料,當年12月24日警察接獲醫院報案時,其全身多處傷勢到院時已停止呼吸心跳,宣告不治。
事後,檢警調查發現,剴剴在委託期間曾由兒福聯盟社工於9月、10月與11月探視三次,皆回報「無異狀」,但案發後社工卻被控涉嫌造假訪談紀錄,甚至阻擋親屬探視。社會各界質疑,該案不僅是個別家庭悲劇,更暴露出寄養制度中社工監督失靈、通報流程延宕等結構性問題,要求徹查責任並進行全面制度改革。
爲了不讓悲劇重演,民衆今日以沉痛與悲憤的情緒走上街頭,期盼這股公民力量能推動政府正視問題、修補制度缺口,真正把兒童的生命安全擺在第一位。參與民衆高舉「守護兒童」標語,表達對剴剴的哀悼與對制度改革的殷切期盼。
此次遊行由剴剴網路媽媽羣與多個兒權團體共同發起,並提出六大訴求:一、設立「兒少保護部」,整合社政、教育、醫療與司法資源,打造跨系統即時聯防網絡;二、增設有給職的兒少保護專責醫師,負責訓練第一線人員並與社政、司法密切合作;三、建立兒虐專責社工制度,加強基層辨識與處置能力。
第四、導入「訪視助理員」制度與視訊訪視機制,提升高風險家庭的追蹤能量;五、增訂《刑法》第271-1條「虐殺兒童罪」,納入死刑或無期徒刑並不得假釋;六、授權案情未明時可先進行保護性隔離,賦予社工與執法單位必要的緊急處置權與法律保障,完善兒少保護的制度。
延伸閱讀▸ 交往4年結婚!富家女揭男方離譜算計 遭嗆「跟我睡過沒人要妳了」▸ 講好婚後住婆家...妹子提1要求「男友真實面秒現形」 她心寒不結了▸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