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內幕交易毀壞A股根基

近期,多股在重大事項停牌前股價以漲停收盤。股價的明顯異動,難免產生關於內幕交易的質疑。內幕交易嚴重損害市場“三公”原則,且扭曲價值規律,可能助長市場投機之風,應以立體化追責的手段嚴防死守,震懾潛在的違規者。

內幕交易是指利用未公開的重要信息,在信息正式公開前進行證券交易以獲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爲。這種行爲嚴重違背了市場的“三公”原則。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內幕交易者能夠提前知曉並利用關鍵信息,從而在交易中佔據絕對優勢,而廣大普通投資者則因信息滯後而處於被動地位,甚至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內幕交易讓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大打折扣,投資者的信心也受到嚴重打擊。

更爲嚴重的是,內幕交易扭曲了價值規律,助長了市場的投機之風。在正常的市場環境中,股票價格應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和市場前景。然而,內幕交易的存在使得股價波動更多地受到非公開信息的驅動,而非公司基本面。扭曲的價格信號不僅誤導了投資者的決策,也阻礙了資源的有效配置,降低了市場的整體效率。同時,內幕交易還可能引發市場對監管有效性的質疑,進一步削弱市場的穩定性和吸引力。

從二級市場的交易看,部分股票在重大信息公佈前的股價異動,很難用巧合來解釋,投資者自然會將異動行爲與內幕交易相聯繫,如果監管不到位,最終受損的將會是投資者對於“三公”原則的信任度。

面對內幕交易所帶來的嚴峻挑戰,有必要採取立體化追責的手段,形成對違規行爲的強大震懾。管理層需要強化監管的執法力度,提高對內幕交易的發現和查處能力,這包括加強市場監控系統的建設,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及時發現股價異常波動和可疑交易行爲。同時,監管層還應該建立健全舉報獎勵機制,鼓勵市場參與者積極提供內幕交易線索,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監督氛圍。

此外,對於查實的內幕交易行爲,必須依法嚴懲,絕不姑息。這包括對違規個人的市場禁入、罰款乃至刑事處罰,以及對涉事機構的嚴厲處罰。通過提高違法成本,讓潛在違規者望而卻步,從而有效遏制內幕交易的發生。

更重要的是,要從源頭上減少內幕信息的泄露風險。這就要求上市公司加強內部管理,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確保重要信息的及時、準確、完整披露。同時,上市公司還應加強對關鍵崗位人員的培訓和監督,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和職業道德水平,防止因個人疏忽或故意泄露導致內幕交易的發生。

對於投資者而言,面對莫名其妙的非理性大漲需要保持多一分冷靜,不做投機客,如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投資風險。

北京商報評論員 周科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