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海上半年每股盈餘3.5元 關稅、匯損影響Q2獲利
▲萬海航運。(圖/萬海提供)
記者高兆麟/臺北報導
萬海航運(2615)今日董事會通過2025年度第二季度財報,第二季單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新臺幣10.77億元,單季EPS爲0.38元;上半年累計合併營收新臺幣719.43億元,年增9.37%,營業淨利新臺幣179.09億元,年增36.68%;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新臺幣98.09億元,年減39.42%,EPS爲3.5元。
儘管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第二季海運市場,萬海表示,憑藉着優異的成本控制,上半年累計營業淨利仍繳出優於去年同期的亮眼成績。而新臺幣升值帶來未實現匯兌損失,短期影響稅後淨利,但公司管理層將持續專注於核心業務發展,優化營運效率,以穩健的步伐化解外部挑戰,維持長期穩健成長。根據專業研調機構Alphaliner最新的預測,2025年艙位供給增長6.3%、貨量需求成長2.0%,Drewry 則預估今年的艙位供給成長5.7%、貨量需求成長1.9%,兩大機構預測今年的運力供給增長雖相對於去年已減緩,但全球貿易成長受關稅壁壘及地緣政治衝突影響,預估全年的需求放緩,全球經濟仍具挑戰及不確定性。
展望2025年下半年,萬海表示,影響相對較大的中美關稅,雙方可能將原訂8月12日到期的關稅談判再延長90天,此期間正值航運需求傳統旺季,客戶原本觀望暫停的需求有望逐步恢復,有助運價止跌反彈。且隨着美國與各國的關稅談判陸續公佈確定, 15%~25%區間的稅率衝擊較先前預期爲低,益於陸續推升航運需求。公司持續密切與客戶保持聯繫以瞭解出貨變化,因應市場需求調整航線及船舶佈局。
萬海表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2艘1.3萬 TEU新造船舶已投入營運,預計8月還將接收1艘1.3萬 TEU新造船舶,將持續優化船舶運行效率以符合ESG節能減排及提升營運競爭力。2026年至2030年將接收訂造的30艘新造船,其中,7,000 TEU有2艘,8,700 TEU有16艘;另外大型船舶還有1.6萬TEU共12艘,未來新增運力達34.5萬TE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