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主動式ETF 追求超額報酬
摩根資產管理產品策略部總經理溥琪琳。圖/顏謙隆
主動式ETF崛起,摩根資產管理將臺灣納入全球第六個、亞洲第三個ETF重點發展市場,首次在臺推出的主動式ETF將以美國科技爲主。有別於市面上多以科技七雄(Mega 7)爲主的美股市值型ETF,摩根首次發行的「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金」(00989A),主打「追求超額報酬」,不僅將優質的中小型個股納入選股清單,也以跨產業與跨市值的選股模式,找尋受惠於科技革命的跨界贏家。
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金產品經理溥琪琳表示,雖然目前市面上已推出多檔主動式ETF,但摩根推出的主動式ETF則是完全聚焦美國科技,並以在美國掛牌上市的科技企業及受惠於科技技術革命的非科技企業作爲投資範疇。
溥琪琳表示,過去幾年,大型科技企業憑藉龐大的現金流和技術優勢,股價表現持續強勁。然而,隨着近年來AI每單位成本大幅下降,企業導入AI的意願顯著提升。未來,AI應用將從硬體端逐步擴展至應用端,科技類股也將開始出現輪動,成長趨勢更加多元,具備高度商業彈性的中小型股,投資機會也將逐漸浮現。
因此,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金在選股策略上的第一特色,就是注重「跨市值」的選股操作,在模擬的預估投資組合中,除了當前部分優質大型股外,摩根也會在美國科技的領域內,佈局具備長期爆發潛力的中小型科技新秀,持股結構將不再侷限於傳統大型科技企業。
這檔ETF的第二個選股特色就是「跨產業」。溥琪琳認爲,「贏家是從現在就佈局未來」,例如大家普遍認爲AI相關的投資機會應該多集中在資訊科技,但事實上,AI不僅對個人生活的導入及優化,也會對非科技的企業造成影響,甚至提升相對應的設備建置。所以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金不只鎖定AI等資訊科技產業,也會向外延伸擴產到AI的相關應用端,如消費、金融、醫療等跨產業領域。
溥琪琳強調,摩根大美國領先科技主動式ETF基金透過「跨市值、跨產業」的選股策略,除了約6成的比重會佈局美股類似科技七雄等大型的優質企業之外,也會有約莫4成的部位會放在其他中小型受惠於科技發展的美國企業,透過這種方式,不但可以掌握跨產業與跨市值的選股優勢,也可以在市場波動時分散風險,兼具防禦性與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