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年度健康醫療大會 併購案最受矚目

每年1月在舊金山舉辦的摩根大通健康醫療大會,是生技圈 規模最大、資訊量最豐富的研討會;更因爲總是選在1月舉辦,承載了業界「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的轉折期盼。(圖/財訊提供)

在舊金山舉辦的第43屆摩根大通健康醫療大會,甫於1月16日閉幕;這次,除了檯面上的新藥進展、AI、併購案發展;檯面下,中國議題也異常熱鬧。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每年1月在舊金山舉辦的摩根大通健康醫療大會,是生技圈規模最大、資訊量最豐富的研討會;更因爲總是選在1月舉辦,承載了業界「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轉折期盼。

尤其是1月16日剛閉幕的第43屆大會,期待心更勝以往。因爲當所有投資人都沉浸在科技股熱潮中,生技圈看到的卻是,最常被拿來代表國際生技股表現的XBI(SPDRS&P Biotech ETF),去年一整年價格勉強維持平盤;但同期間標普500指數漲了24%。甚至把時間拉長到五年,標普500漲了82%,XBI還反向跌5%,被投資圈形容爲「荒謬的差」。

真的是悶太久,因此今年的大會,超過8000名的參與者希望再度找到新熱情。「每年最大亮點都是併購案,今年也不例外。」參與大會的藥華藥執行長林國鐘錶示。

大會亮點 AI創新醫療

雖然大會開幕第一天,嬌生公司就宣佈以146億美元收購神經性藥物公司Intra-Cellular,但比起過去如2019年必治妥施貴寶搶在大會開始前,宣佈以740億美元收購賽爾基因的震撼,今年大家對併購案反應平平。反倒是現在的併購傾向於精緻化與小型化,吸引關注。

此外,輝達的AI,也讓會議變得多元有趣。輝達宣佈,與基因測序龍頭illumina、美國最佳醫院梅約診所、分析與技術解決方案廠商IQVIA、非營利研究機構Arc Institute,共同合作促進AI創新醫療服務。

無疑的,AI是大會亮點,也是大家對未來的共識。但誠如2020年諾貝爾獎化學獎得主、基因編輯專家珍妮佛·道德納在一場小組討論中指出,AI的機會是巨大的,但如何確保獲得可靠的高品質數據來訓練AI模型,是最重要的。

然而檯面下大家閒聊的話題:中國,卻是令人喜憂參半。

《財訊》雙週刊指出,金融投資機構Stifel的報告顯示,2024年預付款超過5000萬美元的生技授權案,來自中國的比重高達31%;60億美元的授權預付金進了中國企業口袋。值得留意的是,2019年,這個比率是零,顯見近年中國生技業實力大增。尤其全球暢銷大藥面臨2033年的專利斷崖期,大藥廠傾向透過小型收購或授權補足產品線,中國企業是重要來源。

這篇報告在大會茶餘飯後引起迴響。正面論者,認爲科學可以不受地域限制而蓬勃發展,是好事;但同樣的情況在美國眼中,更多的是焦慮。

文章來源:財訊雙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