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最新報告 加劇市場過熱擔憂…95%投資AI機構 零回報
AI市場飄來烏雲。圖/AI生成
AI市場飄來烏雲,繼OpenAI執行長奧特曼日前警告AI投資出現泡沫,麻省理工學院(MIT)最新研究報告示警高達95%投資生成式AI的機構獲得「零回報」,加劇市場對AI投資過熱疑慮升高,臺灣AI伺服器代工四強鴻海(2317)、廣達、緯穎與緯創昨(20)日賣壓沈重,單日市值合計銳減逾2,000億元。
受市場不安情緒攀升影響,美國那斯達克綜合指數19日收跌1.4%,爲8月1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費城半導體指數跌1.8%;軟體集團Palantir重挫9.4%;輝達股價大跌3.5%,創4月21日來最大跌幅;超微、安謀也大跌逾5%。
AI市場恐面臨泡沫化且鉅額投資無法回報疑慮也衝擊臺股信心,AI伺服器代工四強鴻海、廣達、緯穎與緯創昨天全面走弱,以緯穎大跌320元、跌幅9.68%最大,終場失守3,000元大關、收2,985元,市值一天蒸發594.5億元。
鴻海昨天股價也跌3.6%,終場下跌7.5元,收200.5元,面臨200元關卡保衛戰,單日市值銳減1,041億元。
廣達昨天跌逾3%或8.5元、收259.5元,市值蒸發328億元。緯創跌幅相對清輕,終場跌2元,收113.5元,市值減少62.8億元。統計四大AI伺服器代工廠昨天市值共蒸發2,074億元。
MIT這份題爲「生成式AI落差:2025年企業AI狀態」的報告,訪談150位主管、調查350名員工,並分析300件公開AI專案,發現實際上僅約5%的AI試行計劃能大幅推升營收,絕大多數企業營收最終依然停滯,沒有可衡量的損益影響。
一名與規模數十億美元美國科技基金關係密切的交易員表示:「這份報告嚇壞人。」
奧特曼日前也警告,AI泡沫可能正在形成。他坦言,「一些投資人很怕會虧大錢,我並不想輕描淡寫。會有一段非理性繁榮期。但整體而言,AI對社會的價值將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