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18個節點實現財產處置全流程可視化管理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偉倫 實習生 陸瑤
財產處置變現作爲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重要內容,關係到勝訴當事人權益的兌現,也對被執行人財產權益有着重大影響。3月18日,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召開“月說新案”新聞發佈會,介紹該院提高財產處置質效、高質效兌現羣衆勝訴權益的相關情況,併發布典型案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爲進一步提升財產處置質效,該院繪製“財產處置流程節點一覽表”,將處置過程劃分爲調查、作價、送達等18個重要節點,明確各節點啓動條件、時限、工作標準、責任人、職責權限等,實現財產處置全流程可視化管理,2024年財產處置平均用時同比提速66%。
據豐臺區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常萌介紹,爲切實解決執行難,豐臺法院成立專門的財產處置團隊,實現案涉財產的統一管理、集中處置,並建立“三查、八對”工作機制,集中對標的物進行拍賣前甄別審查,確保上拍信息真實、完整、準確,促推財產及時成交變現。2024年,豐臺法院共處置各類財產1473件,成交451件,成交額12.4億元,上拍率、成交率、成交金額分別同比增加7.49%、18.89%、5.15%。針對異地財產調查難題,豐臺法院採取委託平臺調查方式快速推進調查工作,將異地財產調查時長從原來的90天縮短至45天。
針對羣衆關心的司法拍賣問題,豐臺法院提示,法院財產處置工作不收取任何費用,拍賣信息均在網上公開透明展示。意向競買人應仔細閱讀拍賣公告,瞭解房產的性質、用途、欠繳費用、標的物瑕疵等重要事項,競拍成功將視爲對拍賣公告所附條件或瑕疵表示接受,此外,應注意特殊拍品的競買資格限制,避免因不符合購買資格導致撤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