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題前瞻】中國首個光量子計算機制造工廠落地深圳南山
【今日導讀】
【主題詳情】
中國首個光量子計算機制造工廠落地深圳南山
據創新南山公衆號,近日,國內量子計算領軍企業——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玻色量子”)自建的“專用光量子計算機制造工廠”正式落地深圳南山區。同時,玻色量子在南山智城註冊成立“深圳玻色智能製造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兩家子公司,分別負責相干光量子計算機整機及核心部件的規模化生產任務和相干光量子計算機銷售與技術服務。此次玻色量子自建的國內首個規模化專用光量子計算機制造工廠,建成後預計年產光量子計算機可達數十臺/套,可形成專用光量子計算機的批量生產產能。
中國報告大廳網數據顯示,預計到2029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場規模將增長至97.58億美元。華創證券表示,政策與技術共振,量子科技產業化進程加速。近年來,基於中等規模含噪聲量子處理器(NISQ)和專用量子計算機的應用案例探索在國內外廣泛開展,代表性應用領域和典型場景涵蓋了化學、金融、AI等衆多行業領域,產業規模估值達到千億美元級別。預計未來在NISQ系統中完成具有社會經濟價值的計算問題加速求解,實現核心應用突破。建議關注量子計算行業技術、應用發展機遇。
公司方面,羅博特科子公司ficonTEC是光電子封測行業重要的設備提供商,其在量子領域的應用屬於光計算方向,與世界知名量子領域的企業在測試和組裝方面建立了業務及合作關係。光迅科技主要關注和跟蹤量子信息應用中的光電子器件技術,量子芯片相關研發與業務主要由公司參股的信息光電子創新中心和國迅量子芯開展,應用於QKD通信與量子測量等領域,目前正在適配客戶產品迭代,擴大市場銷售階段。
人工智能芯片等需求爆發下光刻膠快速市場發展
據智慧南法信官微,近日,位於順義區南法信鎮HICOOL產業園的北京光引聚合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突破光刻膠關鍵技術難題,研發出的BCB光刻膠核心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併成爲國內首傢俱備噸級量產能力的企業。
光刻膠是芯片製造的重要材料,被稱爲“半導體工業的糧食”。近年來,隨着人工智能芯片、5G芯片等需求爆發,全球半導體市場需求增加,半導體光刻膠市場隨之快速發展。據ICInsights統計,2025年全球半導體光刻膠市場規模預計突破30億美元,同比增長8%,市場空間廣闊。另根據Gartner預測,全球光刻膠市場未來幾年將保持強勁增長,預計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5億美元。華福證券表示,半導體材料國產化加速,下游晶圓廠擴產迅猛,看好頭部企業產業紅利優勢最大化。
上市公司中,鼎龍股份是國內領先的“卡脖子”創新材料平臺公司。研報指出,公司年產300噸KrF/ArF項目預計四季度進入全面試運行。潛江二期募投年產300噸KrF/ArF高端光刻膠項目順利推進,計劃25年四季度進入全面試運行階段,保障未來量產穩定。半導體先進封裝材料及高端晶圓光刻膠業務均於2024年取得了首張批量訂單。南大光電控股子公司寧波南大光電的光刻膠研發中心具備了研製功能單體、功能樹脂、光敏劑等光刻膠材料的能力,能夠實現從光刻膠原材料到光刻膠產品及配套材料的自主化。容大感光表示,經過公司多年來的技術攻關,公司的幹膜光刻膠、顯示用光刻膠、半導體光刻膠等產品已經面向市場實現了批量銷售,其中部分產品已進入核心客戶的供應鏈體系。
地平線餘凱:未來五至十年全行業最終會走向全場景無人駕駛
地平線機器人CEO餘凱今日在公司半年報業績會上表示,受數據驅動等因素影響,高階輔助駕駛轉向RoboTaxi的技術成熟度正在加速,未來五至十年全行業最終會走向全場景無人駕駛。餘凱同時表示,預計今年下半年地平線會和RoboTaxi領域的若干運營公司展開合作,提供技術基礎設施。“我們很快會向業界宣佈這些合作的正式展開。”
值得注意的是,地平線已成爲國內首家達成千萬級出貨量里程碑的智能駕駛科技企業,今年上半年,產品及解決方案業務量價齊升,出現“翻數倍式”爆發。民生證券崔琰認爲,當前智能駕駛技術迭代下可靠性和成熟度趨於L3級別落地標準,且“智駕平權”趨勢確立,智能駕駛車型有望迎來結構性銷量拐點,並帶動行業市場滲透率躍升,智能駕駛行業奇點已至。
上市公司中,騰景科技主要向部分激光雷達客戶提供鍍膜光纖線、透鏡、窗口片、柱面鏡等精密光學元組件,同時激光雷達發射模組、光纖激光器等產品研發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部分產品已有小批量交付。科博達已與地平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基於地平線征程系列芯片,發揮在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生產製造、軟件算法等優勢,研發不同等級的域控制器及智能駕駛整體解決方案。
四星入軌,開啓“聯通星系”
中國聯通與時空道宇合作的“聯通星系”01星-04星四顆低軌衛星在山東日照附近海域成功發射入軌。據瞭解,聯通星系01-03星爲低軌物聯通信衛星。而聯通星系04星則有着特殊意義,爲國內首顆具備3GPP窄帶物聯通信能力的低軌衛星。其入軌後將開展國內首次低軌3GPP窄帶物聯體制在軌測試,支持低功耗物聯網終端直連衛星通信,狠狠“支棱”起我國低軌衛星物聯網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印發《關於優化業務准入促進衛星通信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而目前,英美多國的龍頭企業均已公佈大規模星座計劃,未來幾年全球將迎來數萬顆衛星的大規模發射高峰。光大證券孫偉風認爲,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商業航天戰略定位新興產業,北京、上海、海南等地亦出臺專項政策,推動形成商業航天產業集羣。我國政策高度重視商業航天產業建設,國內“星網”、“千帆”等星座計劃已開始批量發射衛星,低軌衛星發展節奏有望顯著提速。
上市公司中,艾爲電子推出了首款應用於衛星通訊的寬頻LNA,能夠覆蓋北斗,天通等多個應用場景,能夠增強終端設備的下行性能,爲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在多個頭部品牌客戶完成了導入和量產。日海智能擁有多款高精度定位模組,支持GPS、GLONASS、北斗、Galileo和QZSS等多星座衛星定位信號,可以廣泛應用於智能交通、智能物流、資產追蹤、車載導航等應用場景。
量產節點臨近,機構稱固態電池已處於商業化前夕
先惠技術官微消息,自2024年7月2日先惠技術與清陶能源簽署《合作研發協議》以來,雙方圍繞全固態電池核心關鍵裝備的研發工作高效推進,先惠技術於2025年6月順利完成設備交付,目前設備運行狀態穩定良好。此外,雙方在固態電池核心工藝創新上已實現突破性進展,相關技術成果已成功落地中試應用。
東北證券表示,全固態電池具備高安全性與高能量密度的優勢,下游可應用於低空經濟、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儲能系統和人形機器人等領域。隨着商業化節奏加快,規模化降本將使固態電池在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和儲能領域應用拓展。根據SMM預測,2025年預計全固態電池滲透率在0.1%左右,2030年預計或將達到4%左右,到2035年全固態電池滲透率將達到9%上下。固態電池產業已經處於商業化前夕,量產節點臨近,具備核心工藝突破能力的設備商將主導新一輪產業格局重塑。
上市公司中,聯贏激光高度重視固態電池生產設備的研發製造,已爲包括頭部電池廠在內的多家客戶提供了中試線和量產裝配線。寧德時代是公司重要客戶,公司爲其包括固態電池在內的多種產品生產線提供了設備。廈鎢新能在固態電池領域前瞻佈局正極材料和電解質方向,已與多家研究機構、下游廠商建立長期合作。匹配氧化物固態電解質的正極已供貨,匹配硫化物電解質的NL材料處於產業化初期將逐步擴產,性能優於傳統鈷酸鋰、三元材料。
隨着應用端推理需求大爆發,ASIC芯片迎來黃金髮展期
據報道,隨着應用端推理需求的大爆發,大廠同步加碼定製ASIC芯片以降本穩供成爲風潮。近年來,谷歌、Meta等科技巨頭均加大投入自研ASIC芯片。此前,在Custom AI Investor Event會上,Marvell上修2028年全球ASIC市場規模預期至554億美元,較前次預測429億美元上調29%。
隨着AI應用深入,推理計算需求呈爆發式增長。在推理領域,ASIC已顯現優勢:特別是在算法固化、大規模部署的推理場景,ASIC憑藉極致能效和低成本,正在侵蝕原屬GPU的市場份額。民生證券指出,全球ASIC趨勢加速,定製芯片迎來黃金髮展期。全球科技巨頭紛紛加大ASIC投入力度以獲取AI時代算力紅利。谷歌持續迭代其自研TPU,用於大模型推理;亞馬遜推出Trainium芯片以優化訓練性能;Meta、微軟也在加快佈局自有AI芯片體系。與此同時,芯片代工巨頭如臺積電、三星也開始與客戶合作開發ASIC項目。傳統芯片企業如博通和Marvell也多次強調將在AI芯片領域持續擴大布局。國內方面,政策和資本雙輪驅動,AIASIC市場有望進入快速擴張期。
上市公司中,鉑科新材芯片電感可以應用於ASIC芯片,起到爲其前端供電的作用,並具有小型化、耐大電流的特性。國科微AI邊緣計算芯片的研發是基於大模型底層架構設計的算力芯片,同時可兼容傳統CNN架構,因此其能效較高,是公司在大算力NPU領域取得的階段性突破。公司具備提供ASIC相關服務的能力。芯原股份發佈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近期主要受到AI雲側、端側需求帶動,公司訂單增長明顯。從新簽訂單整體情況看,在今年第二季度,ASIC業務中設計收入新簽訂單超過7億元,環比增長超700%,同比增長超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