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題前瞻】英偉達等科技巨頭陸續宣佈上線DeepSeek大模型
【今日導讀】
【主題詳情】
英偉達等科技巨頭陸續宣佈上線DeepSeek大模型
據媒體報道,近日,DeepSeek大模型迎來了一波重大進展,微軟、英偉達、亞馬遜、英特爾、AMD等科技巨頭都紛紛宣佈上線DeepSeek大模型,這一舉動不僅標誌着AI技術的又一次飛躍,也預示着企業級智能應用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廣發證券研報指出,DeepSeek推動的“開源”+“低價”+“蒸餾”的模式,將推動AI應用加速發展,並推動推理測需求提升。第一,DeepSeek“開源”的模式天然有助於推動AI生態完善和AI應用落地。第二,通過低成本,DeepSeek實現了低定價。在性能不分伯仲的情況下,其API價格顯著低於GPT-o1。第三,DeepSeek-R1允許用戶通過蒸餾技術藉助R1訓練其他模型,有助於推動垂直化小模型發展,進而促進AI應用落地。
公司方面,引力傳媒已推出自有營銷電商行業模型並推出三大智能體(Agent)-感知智能體、決策智能體、內容智能體,用以增強營銷決策、創意素材、視頻混剪等環節內容產出的精準性與穩定性。此外,公司基於實際業務應用場景推出“創意助手”、“視頻助手”和“通用助手”三大AIGC產品應用。值得買與更多外部多領域夥伴展開合作,共建“AI+興趣”雙輪驅動的消費生態,推進“全面AI戰略”的有效落地。公司的官方應用“什麼值得買”已經已陸續接入了豆包AI、Kimi、智譜清言、訊飛星火、海螺AI、騰訊元寶等大模型平臺,爲用戶在這些大模型平臺提供消費信息服務。
春節期間手機市場迎消費熱潮,2025年國內手機出貨量或達3億多部
據媒體報道,乙巳蛇年春節,手機、平板、手錶、汽車等受到2025年“兩新”政策補貼的產品,成爲廣大消費者置辦年貨時的“新選擇”。線上方面,天貓數據顯示,截至1月30日24點,春節前三天(除夕、初一、初二)手機品類成交同比增長超50%。截至目前,共15個省份手機國補活動全面上線天貓,其中春節期間,新增廣東、北京、安徽、陝西4個省市。線下消費場景同樣火熱。以北京市爲例,市商務局數據顯示,假期前四日,受以舊換新政策帶動,電商業態銷售額增長較快,同比增長18.7%。
中信證券指出,消費電子補貼對產業鏈的影響既體現在縮短換機週期(量),也體現在促進產品高端化升級(價),有望拉動下游需求增長,帶動換機週期縮短,預計國內手機出貨量2025年達到3.1億部至3.2億部規模,看好國產安卓品牌公司以及彈性較大的安卓鏈芯片設計及光學公司。同時,也無需擔憂“果鏈”公司的業績確定性,蘋果2025年的主要看點在於AI創新下的全球換機+新興地區份額拓展邏輯,今年出貨總量仍將保持穩定。
公司方面,卓翼科技作爲國內大型3C產品和智能硬件產品的方案提供商,深耕3C領域近二十年,聚焦網絡通訊、消費電子以及智能硬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藍思科技與國內外主要消費電子品牌形成了長期戰略合作,成爲外觀件、結構件、功能模組的主力供應商。公司爲蘋果結構件模組核心供應商。
這類產品有望加速落地,低空領域百億級市場空間可期
SK集團旗下電動汽車電池銅箔廠商SK Nexilis宣佈,已經開發出固態電池的集電器,這些集電器包括鎳箔、鍍鎳箔和鎳合金。SK Nexilis表示,該公司將與原始設備製造商和電池製造商一起驗證這些收集器的性能。
發展固態電池不僅是解決現有技術瓶頸的關鍵路徑,也是滿足未來多樣化應用需求的重要方向。國聯證券指出,2024年11月14日,億航智能EH216-S全球首次eVTOL固態電池飛行試驗的成功,標誌着固態電池在低空經濟領域的應用得到了重大突破。目前來看,eVTOL電池普遍的能量密度在200Wh/kg-300Wh/kg,續航里程存在一定限制,隨着億航智能固態電池首飛,寧德時代與峰飛合作,以及其他多固態廠商佈局低空,2025年eVTOL有望逐步向半固態過渡,正式打開固態電池低空市場。對於eVTOL而言,電池價值量高,且是易耗品。根據測算2031年eVTOL電池後裝市場爲78億元,疊加2031年前裝市場,百億級市場空間可期。
上市公司中,南都電源表示,結合公司固態電池的技術特性,目前較匹配的應用場景爲低空飛行器、無人機、機器人、消費電子產品等,目前已在對接相關公司。待固態電池規模化應用後,可廣泛應用於新能源領域,包括新能源汽車。上海洗霸在互動平臺表示,樂見各地政府或相關部門出臺一系列鼓勵政策,以推動先進鋰電池-固態電池示範應用。公司在新型固態電解質材料、固/固界面和電池器件方面正在穩步推進,將積極參與相關產業鏈建設和示範應用。光華科技生產固態電解質所需的高純化學品,如硫化物、氧化物等。 硫化鋰相關固態電池材料產品目前產能爲300噸/年,公司可根據市場需求,在現有廠區通過購置反應釜等生產設備將產能擴至3000噸/年。
具身智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未來產業新賽道
日本沖繩科學技術研究所認知神經機器人團隊開發了一種具有新穎架構的具身智能模型。它允許科學家訪問神經網絡的各種內部狀態,並且能夠以與人類兒童相似的方式學習泛化,揭曉了神經網絡中認知發展和信息處理的關鍵信息。該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科學·機器人學》雜誌上。
具身智能主要以各種智能機器人的形態出現,融合了機器人領域與計算機領域下的多個學科,是所有學科發展到相當成熟度之後才涌現出的能力。具身智能機器人是我國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未來產業新賽道,集成了AI、先進製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將對社會產業變革和全球競爭格局產生顛覆性影響。中航證券指出,展望2025年的具身智能(包括人形機器人),將繼續從本體擴展到具身腦的敘事主線。當前,機器人軟硬件技術漸趨成熟,大模型+具身智能打開人形機器人產業長期成長空間。
上市公司中,江蘇雷利的空心杯、絲桿、齒輪箱等產品可用於靈巧手,同時公司積極完善相關產品平臺佈局,在靈巧手、線性關節等環節均有產品處在研發或送樣階段。天準科技AI邊緣計算控制器基於英偉達Jetson芯片構建,已經落地到無人物流車、智能網聯、低空經濟、具身智能等多個應用場景。利亞德在人工智能領域,公司基於空間計算技術已陸續推進在具身智能領域的合作,同時與合作伙伴共同開發了AR/AI眼鏡。
DeepSeek爆紅後該細分AI趨勢或將加速
知名分析師郭明遐日前發文指出,DeepSeek爆紅後,端側AI趨勢將加速。DeepSeek的爆紅直接提升英偉達H100的訓練需求,這證明優化訓練方式(也可視爲成本降低)有助訓練需求;另一個更顯著的趨勢是興起了在本地端部署LLM的熱潮。
東吳證券王紫敬認爲,開源和低成本讓模型層面的差距迅速縮小,爲推理側應用(包括端側和軟件)的爆發打下基礎,小型團隊不需要重資產投入就可以蒸餾出先進小模型(適用於各類端側mini場景),並且端側算力就可以跑通小模型,2025年或是端側的爆發元年。
上市公司中,全志科技多款產品可以服務於端側智能終端的應用場景。樂鑫科技表示,在端側AI的佈局早在2019年上市募投項目時就開始了,第一款帶端側AI功能的AIoT芯片ESP32-S3於2020年底發佈,在2023年開始放量,目前是和AI應用相關的主力產品線,增速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