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主題前瞻」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浪潮中,這類產品正推動產業邊界重構

【今日導讀】

【主題詳情】

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浪潮中,這類產品正推動產業邊界重構

據報道,從大模型,到具身智能,再到智能體,近3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一年一個熱點。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首發、首秀的智能體令人目不暇接。據瞭解,過去3個月涌現的智能體相關產品,超過了去年全年的總和,這場科技行業的“奧運會”纔剛剛開始。

Al Agent的興起並非偶然。大模型、算力供給、能源供給、開源、生態系統和產業應用的同步發展,共同“託舉”起AI Agent的誕生,成爲當前最值得關注的技術趨勢之一。在人工智能技術迅猛發展的浪潮中,AI Agent正加速從工具屬性向產業智能體的核心引擎躍遷,推動產業邊界重構。數據顯示,作爲今年最受矚目的技術之一,全球智能體市場規模已突破50億美元,年增長率高達40%。中航證券認爲,大模型進入智能體執行時代,AI應用落地與政策支持共振加速。2025年將是AI Agent能力平臺化元年,國內外大模型能力從“內容生成”躍遷至“流程代理”,技術範式躍遷與商業價值轉化正同步加速。在開源生態繁榮、政策全鏈支持、應用落地提速的背景下,建議重點關注以下兩類投資主線:①大模型開發與AI Agent能力提供商;②AI落地場景平臺與消費端應用企業。

上市公司中,酷特智能表示,2024年1月,公司與華爲簽訂《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產品研發聯合創新、生產智能體集羣、酷特AI Agent升級等方面展開合作,目前雙方合作正按計劃順利推進。彩訊股份在 AI智能體領域持續突破創新,完全自主研發的智能體核心引擎“彩訊AIBox 平臺”,正深度融合如辦公、客服、營銷等業務場景。公司致力於打造下一代企業級智能體解決方案,讓agent真正參與企業業務流。德生科技深耕政務民生服務領域,自主研發的“知緯解語”大模型已通過國家網信部門備案,並積累100多個城市的服務語料;在佈局上,公司將持續以AI Agent滲透至核心民生場景(如:就業、就醫、政務等),推動垂直領域AI應用的跨越式發展,打造行業領先的AI應用能力,構建數字化民生服務生態。

傅利葉正式發佈全尺寸人形Care-bot GR-3

據媒體報道,上海具身智能企業傅利葉正式發佈全尺寸人形Care-bot GR-3,主打交互陪伴以及“可觸摸”特性。GR-3是傅利葉GRx系列第三代智能人形機器人,身高165cm,重71kg,搭載自研高性能一體化執行器及12自由度靈巧手,全身共有55個自由度,支持更擬人化的肢體表達,通過柔膚軟包覆材設計與全感交互系統。

第二屆中國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大會發布的《2025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研究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具身智能市場規模預計達52.95億元,佔全球約27%;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達82.39億元,佔全球約50%。太平洋證券認爲,隨着AI大模型的迭代以及硬件技術的突破,有望加速人形機器人產業化落地。

公司方面,漢威科技子公司蘇州能斯達在柔性傳感和智能感知領域積累多年,柔性微納傳感技術水平及產業化程度國內領先,已經開始給多家機器人整機廠商提供電子皮膚及指腹類傳感器。公司持續爲人形機器人感知、交互、控制等賦能。江蘇雷利在人形機器人方面儲備了空心杯電機、線性傳動組件、無框力矩電機等產品,加碼覆蓋線性關節、旋轉關節、靈巧手的全維度解決方案,正在多家機器人廠商進行送樣和客戶驗證。

光伏行業有望在政策的助推下落實相關改革舉措

據媒體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研究起草了《價格法修正草案(徵求意見稿)》,並於近期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爲充分反映光伏行業企業訴求,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現向各單位公開徵集對《價格法修正草案(徵求意見稿)》的意見和建議,請各有關單位結合光伏行業實際情況,重點從價格行爲規範、價格調控機制、價格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及其他等方面,提出對草案的修改意見、建議及理由。

國泰海通證券認爲,近期多部門表示要加快破除“內卷式”競爭,政策的重視程度高。光伏行業有望在政策的助推下落實相關改革舉措,板塊具備持續性佈局的機會。

公司方面,順鈉股份爲風電、光伏項目提供組合式變壓器和華式組合式變電站產品,此類產品採用油浸式變壓器,散熱效果好,佔地面積小,造價成本較低。應用於新能源領域的箱變產品爲戶外型,高低壓室防護等級可達IP54,外殼經三防處理,可適應風電、光伏項目惡劣的運行環境,如內陸風沙大,海邊鹽霧多等環境。目前,公司已有超過6000臺箱變在光伏項目中運行。海優新材主營業務聚焦高分子薄膜材料的研發與生產,核心產品包括光伏組件封裝材料(如EVA膠膜、POE膠膜、零遷移轉光膜、OBB皮膚膜等)、汽車用PDCLC調光膜及XPO革等材料。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算力池化、算網安全相關技術文件公開徵求意見

全國數據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近日面向社會公開徵求《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智算中心算力池化技術要求》《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安全保護要求》2項技術文件意見。至此,全國一體化算力網9項技術文件已全部發布,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標準體系建設基本完善。這9項技術文件的研製,標誌着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從謀劃佈局階段進入到落地應用階段。

此前印發的《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一方面明確了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基建地位,並指明到2025年底綜合算力基礎設施體系需要初步形成,另一方面,意見提出了具體的量化指標,並重點提及能耗管控、傳輸成本管控和安全性問題。國盛證券宋嘉吉認爲,未來全國算力網的建設將全面帶動算力調優、算力調度、光通信、液冷在國內的發展。

上市公司中,源傑科技產品主要應用於光纖接入、數據中心、無線通信等領域。面向更高速率光模塊的光芯片已經開始相關核心技術的研發工作。新易盛高速率(IM-DD)光模塊、相干光模塊、LPO光模塊等研發均取得顯著突破,已成功推出基於單波200G的1.6T光模塊產品。

第十屆華爲全聯接大會將於9月18-20日舉辦

2025年9月18-20日,第十屆華爲全聯接大會將在上海世博展覽館及世博中心舉辦。本屆大會以“躍升行業智能化”爲主題,通過“戰略全景-產業技術-生態發展”的三維視角,闡釋華爲全面智能化戰略的最新舉措,併發布全新的數智基礎設施產品、行業場景化解決方案、開發工具等。

截至7月30日,搭載鴻蒙操作系統5的終端數量已經突破1000萬臺。招商證券計算機團隊認爲,2025年華爲鴻蒙生態加速適配發展,鴻蒙PC等後續或有進一步產業催化事件。並且,通過對華爲鏈歷史股價進行復盤,發現歷屆華爲重點大會前後(如HDC大會、全聯接大會),板塊出現超額收益的可能性較大。

上市公司中,嘉環科技作爲運營商核心通服供應商基本盤穩固,政企業務持續拓展,與華爲合作超過20年,已推出了基於鴻蒙物聯網的實訓平臺。中新賽克已推出面向政企的信息中心、智算中心的網絡洞察矩陣系列產品等產品及服務,產品適配鯤鵬生態等各主流國產平臺。

AI驅動下的該行業發展供需對接會將召開,機構稱其是國產算力發展之基

據深芯盟官微,8月19日,爲了推動深圳市和龍華區半導體制造和IC設計的產業升級,加強產業鏈上下游的交流與協作,由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導,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聯盟等主辦“AI驅動下的先進封裝與測試發展供需對接會”即將在深圳拉開帷幕。

東吳證券研報指出,先進封裝是國產算力發展之基,有望乘國產算力之東風。GPU、CPU超算和基站的封裝中需要用到CoWoS技術;無線芯片和基帶芯片的封裝需要用到Fan-out技術;而HBM或者3DNAND則需要用到熱壓鍵合或混合鍵合技術,先進封裝是國產算力發展之基。而在產能相對掣肘的背景下,國產先進封裝供給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海外算力已經迎來了Token數消耗的快速增長,在AI應用爆發的當下,東吳證券認爲國產算力也將復刻這一路徑,則作爲基石的先進封裝有望乘上東風。市場規模方面,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隨着我國集成電路以及光電子器件下游需求增加,預計我國2029年先進封裝市場規模將達到1340億元,複合平均增速爲9%。

上市公司中,通富微電大力開發扇出型、圓片級、倒裝焊等封裝技術並擴充其產能,積極佈局Chiplet、2D+等頂尖封裝技術;並已從富士通、卡西歐、AMD獲得技術許可,目前在檳城建設Bumping、EFB等生產線。2024年,公司倒裝焊等先進封裝已大規模產業化,倒裝焊等先進封裝收入佔比約70%。同興達崑山芯片封測項目運用先進封裝技術,目前產能釋放順利,正按計劃推進中。甬矽電子二期“Bumping+CP+FC+FT”的一站式封測能力已經形成,晶圓級封測產品的營收持續快速增長;2.5D封裝於2024年四季度完成通線,目前正與客戶進行產品驗證。隨着大客戶不斷導入產品,公司先進封裝產品線的稼動率呈現逐步提高的趨勢。

科技巨頭加速佈局這個賽道,搶佔AI算力制高點

機構指出,AI推理需求質變,成爲AI算力增長新動力。相較於GPU,ASIC芯片可以在特定場景中實現低成本、高性能、低功耗,具備高專用性和高性價比特徵。2024年,ASIC市場規模約爲AI芯片的9%,預計28年將達到19%。

民生證券指出,全球芯片定製化趨勢顯著,ASIC迎來發展機遇可期。全球科技巨頭加速佈局ASIC賽道,搶佔AI算力制高點:谷歌TPU持續迭代優化大模型推理性能,亞馬遜Trainium專注提升訓練效率,Meta、微軟等企業也在積極構建自主AI芯片體系。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臺積電、三星等晶圓代工龍頭深度參與ASIC定製項目,博通、Marvell等傳統芯片巨頭也在持續加碼AI芯片領域。在中國市場,政策支持與資本助力形成雙重驅動,AIASIC產業即將迎來高速增長。

上市公司中,國科微AI邊緣計算芯片的研發是基於大模型底層架構設計的算力芯片,同時可兼容傳統CNN架構,因此其能效較高,是公司在大算力NPU領域取得的階段性突破。公司具備提供ASIC相關服務的能力。芯原股份表示,芯片定製技術包括架構評估技術、大規模SoC驗證技術和先進工藝設計技術。目前芯原基於公司已有的設計經驗及平臺結構,綜合先進的EDA工具和其自有功能模塊性能模型,結合已有產品的實測數據,早期架構的評估精度較紙面計算已有較大提高,評估誤差基本控制在 10%以內;並已經在現有ASIC設計服務中利用評估平臺,完成了架構設計。鉑科新材主要產品包括金屬軟磁粉、 金屬軟磁粉芯及芯片電感等磁元件。芯片電感起到爲GPU、CPU、ASIC、FPGA等芯片前端供電的作用,而金屬軟磁材料製成的芯片電感由於具有小型化、耐大電流的特性,更加適用於GPU、人工智能、自動駕駛、AI 服務器、AI 筆記本、通訊電源、礦機等大算力應用場景,市場前景非常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