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元旦上路!桃園垃圾費隨袋徵收 首波鎖定對象出爐
桃園明年將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首波鎖定對象爲機關學校和傳統市場(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桃園明年將實施垃圾費隨袋徵收,首波對象爲機關學校與傳統市場,市府雖辦理超過30場說明會,仍有攤商不清楚規則,民代也指辦法約束不到市場周邊違法攤商,恐讓守法業者不平;環保局允辦法上路先試辦,執行時也會加強破袋檢查。
桃園市政府推動垃圾減量,近年已在龜山、八德與新北交界鄰里實施專用垃圾袋,防堵新北未使用該市專用垃圾的民衆濫倒,也陸續規畫垃圾費隨袋徵收相關措施,並於2023年編列1.17億元執行,結果因爲坊間反彈大,議會也認爲政策未與民衆充分溝通,預算被整筆刪除。
環保局認爲垃圾費隨袋徵收有助垃圾分類及減量,明年再編2千萬元預算,鎖定機關學校與傳統市場試辦,上個月開始到各地宣導,至今已辦30場以上說明會,預計本月再辦40場,但有聽過說明會的攤商仍不清楚規則,只覺得「買袋子要多花錢」,憂賣菜利潤變薄。
桃園市議員呂林小鳳也接獲市場周邊自營店家陳情,業者憂自己被歸類爲市場業者,丟垃圾也要買專用袋,增加營運成本負擔。她也說,市場周邊還有許多違法攤商,天天開單趕人,恐不符情理法的管理原則與取締比例原則,但此問題不解決,也會讓守法業者心理不平,市府會如何面對?
環保局表示,桃園隨人口增加,每天的垃圾量曾超越焚化爐處理量好長一段時間。雖然處理量在近年落實垃圾分類後稍有餘裕,但若加上掩埋場未去化的垃圾,量能仍顯不足,因此期盼透過專用垃圾袋達到進一步分類減量目的。
環保局說,目前政策只規範機關學校和市場內的攤商,不約束市場外的店面或周邊住戶。雖然政策有不足之處,違法攤商可能覺得有機可乘,爲求公平,清潔隊員會加強同時收運市場與周邊住戶垃圾站點的破袋檢查工作,發現攤商魚目混珠一律拒收。另外,市府近2個月會先發放1個月份量的垃圾袋給實施對象,12月試辦,明年元旦正式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