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利達拓展液冷賽道,供應鏈與客戶優勢助力市場突破
AI算力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正在重塑數據中心散熱格局,溫控技術加速迭代。面對這一趨勢,國內精密結構件龍頭銘利達(301268.SZ)橫向拓展液冷賽道,面向數據中心、AI服務器、新能源汽車等高增長領域,打造新增長曲線。日前,公司官微發文表示,作爲銘利達佈局液冷散熱領域的核心載體,東莞市訊凌新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訊凌新lcicleflow”)以“技術突破+全球化戰略”雙輪驅動,爲全球客戶提供綠色高效的液冷散熱解決方案。
精密結構件龍頭銘利達,橫向拓展液冷產業鏈
年初以來,AI當屬資本市場最熱話題,亦推動產業鏈溫控細分環節受到投資者關注。
當前,全球算力需求呈現指數級增長,AI大模型訓練推高數據中心功耗,傳統風冷散熱方式逐漸難以應對高熱密度挑戰。這一背景下,液冷散熱作爲高能效、低能耗的解決方案,正成爲智算中心發展的必然選擇。
實際上,基於溫控原理的相通性,液冷不僅用於算力服務器,還應用於風光電站儲能等領域。根據科智諮詢預計,儲能熱管理有望隨儲能新系統推進而快速增長,2025年液冷儲能市場空間有望達到74.1億元左右。
就行業格局而言,業內人士指出,液冷市場的競爭力不取決於單點技術,而在於供應鏈整合能力和市場落地速度。從全球視角看,Vertiv、Stulz、Rittal等傳統廠商雖佔據一定份額,但由於市場尚處於早期發展階段,行業尚未形成穩定的主導格局。在這一趨勢下,國內企業正在迅速補位,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
銘利達作爲國內精密結構件龍頭,以多年深耕的壓鑄、注塑、型材衝壓、金屬加工、模具製造等核心技術爲依託,快速切入液冷產業鏈,並通過供應鏈整合+技術研發+高端客戶資源的協同效應,加速構建液冷散熱的市場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銘利達的液冷業務不僅限於單一結構件,而是向整體散熱方案延展,這一佈局方向使其具備產業鏈一體化的協同效應。
在專注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系統的液冷結構件基礎上,2024年9月,銘利達設立全資子公司訊凌新lcicleflow,專注運營液冷方面的業務,且主要面向於3C類、AI服務器、系統集成的液冷產品。
與此同時,銘利達通過生態擴張,收購液冷相關業務團隊與核心資產,加速深度整合行業資源,並優化供應鏈協同能力,提升產品交付效率和市場競爭力。
截至目前,訊凌新lcicleflow在密封技術、流體仿真、材料科學等領域已取得30項液冷專利,並聯合國內外高校及研究機構,推動研發數據中心液冷系統、智能駕駛熱管理模塊、高密度服務器一體式水冷方案等核心產品落地。
客戶資源深度積累 賦能新增長曲線
液冷市場的競爭正在加速,但技術壁壘並非決定性因素,成熟供應鏈和客戶資源纔是企業搶佔市場的關鍵。華泰證券指出,液冷產業仍處於技術驗證與市場落地並行的階段,市場競爭格局尚未固化,供應鏈整合能力和客戶認可度將成爲核心競爭力。
在這一點上,銘利達具備顯著的市場優勢。
作爲國內精密結構件龍頭企業,銘利達憑藉豐富完善的精密結構件產品譜系、多品類“一站式”的產品供應能力以及行業領先的技術研發優勢,長期爲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等行業頭部客戶提供精密製造服務,積累了深厚的市場資源與行業信任度。
可以看到,多年積累的全球化高端客戶資源,將助力銘利達的液冷散熱方案加速嵌入AI服務器、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等高增長賽道,實現快速商業化。
據IDC預測,2028年中國液冷服務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02億美元,2023年-2028年年複合增長率高達45.8%。
面對行業快速擴張的機遇,銘利達正加快全球市場佈局。據介紹,全資子公司訊凌新lcicleflow作爲公司液冷業務的核心載體,將在2025年亮相COMPUTEX、德國超級電腦展、美國超級電腦展等全球頂級行業展會,推動產品技術方案在國際市場的應用落地。
可以看到,在這場AI驅動的新質生產力變革中,銘利達以供應鏈優勢和客戶資源爲核心,有望贏得先機,並奠定液冷業務在全球市場的覆蓋範圍,實現跨越式發展。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爲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覈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