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最大案 環保犯罪「一條龍」49人起訴
臺61線苗栗縣後龍交流道1處山谷遭非法傾倒大量營建廢棄物,苗檢破獲苗栗史上最大集團性環保犯罪,查扣39輛曳引車。本報資料照片
另,彰化沿海及偏遠地區長年傳出農地、魚塭遭濫倒廢土,縣府2021年訂定「農業用地申請改良作業要點」,規定地主須提出申請並取得同意函,並提供合法土石方來源證明。但近5年約150件申請案僅3件獲准,多數因無法提出合格來源或不符種植條件遭駁回。
苗栗地檢署、環境部環境管理署昨辦「翠谷悲鳴 苗檢出擊」記者會,揭露苗栗歷來最大環保犯罪過程;去年3月接獲檢舉,臺61線後龍交流道1處山谷遭非法傾倒大量營建廢棄物,後續攜手多個機關歷時10個月、跨5縣市搜索34處,追出幕後土資場、車隊老闆及開挖清運業者涉案。
調查發現,多家營建廢棄土清運公司與土資場串通,透過虛僞蓋章、掃描QR Code等手段製造合法進場假象,實際卻將營建廢棄土運至未經許可的「土尾」,造成土地裸露、破壞水土保持。
苗檢指出,全案依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廢棄物清理法罪嫌起訴49人,其中,臺北市營建剩餘土石方資源處理商業同業公會王姓理事長爲累犯還矢口否認,求刑8年,通緝中的葉姓車隊老闆求刑5年,清運周姓業者坦承犯行、繳回不法所得2100萬元,求刑2年。
苗栗客家人、承辦檢察官彭鬱清昨分享濫倒現場「沒有蟬鳴鳥叫,只有死寂髒土」,因此她當世紀大案偵辦,「如果我再不幫忙山谷講話,山谷將在沉默中死去」,也盼鄉親與苗檢合作守護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