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谷悲鳴 苗檢出擊攜手環境部 瓦解苗栗史上最大環保犯罪集團

苗栗地檢署2024年指揮苗栗縣警局等,攜手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在苗栗縣查獲苗栗近年最大非法棄土集團,查扣曳引車多達39部。(苗栗地檢署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苗栗地檢署2024年指揮苗栗縣警局等,攜手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在苗栗縣查獲苗栗近年最大非法棄土集團,25日上午,包括法務部次長黃世傑、檢察總長邢泰釗等親赴苗栗地檢署見證全案偵結記者會。(謝明俊攝)

苗栗地檢署2024年指揮苗栗縣警局等,攜手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在苗栗縣查獲苗栗近年最大非法棄土集團,25日上午,包括法務部次長黃世傑、檢察總長邢泰釗等親赴苗栗地檢署見證全案偵結記者會。(讀者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苗栗地檢署2024年指揮苗栗縣警局等,攜手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在苗栗縣查獲苗栗近年最大非法棄土集團,承辦檢察官彭鬱清,是苗栗客家子弟,以保護祖居山林爲己志。(謝明俊攝)

苗栗地檢署2024年指揮苗栗縣警局等,攜手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在苗栗縣查獲苗栗近年最大非法棄土集團,25日上午,包括法務部次長黃世傑、檢察總長邢泰釗等親赴苗栗地檢署見證全案偵結記者會,由承辦檢察官彭鬱清以客語簡介案情,檢警環共同宣誓保護清淨山林。

承辦這起苗栗最大集團性環保犯罪案的檢察官彭鬱清,祖居苗栗縣銅鑼鄉,2019年調至苗檢服務,一直以保護祖居山林爲己志,2024年3月,彭鬱清承辦指揮偵辦本案,前後花了近1年時間完成偵結起訴,將幕後涉案的臺北市營建剩餘土石方資源處理商業同業公會王姓理事長等49人,依涉嫌違反組織犯罪、廢棄物清理法、僞造文書等多項罪名起訴,並對罪刑重大者具體求刑判處有期徒刑2年至8年以上。並清查全案高達3億多元犯罪所得,查扣曳引車多達39部,未來法院判處有罪時,將以查扣財物設備追償犯罪所得。

去年3月間,苗栗地檢署接獲檢舉指稱後龍鎮龍港段一處山谷遭非法傾倒大量營建廢棄物,隨指派檢察官彭鬱清指揮偵辦,並攜手環境部環境管理署中區環境管理中心、苗栗縣、彰化縣警局、調查局中機站等單位,執行7次大規模搜索,搜索對象橫跨5縣市共34處地點,拘提、傳喚百餘人,15人經法院裁定羈押。

檢方調查發現,工地清運業者爲節省清運費用,將營建廢棄土交由大型車隊載運至非法地點棄置,再由土資場業者開立虛僞證明,形成龐大的環境犯罪產業鏈。苗栗縣內共有5處非法棄土場址,棄土量高達18萬立方米。估算被告等人犯罪所得約新臺幣3億元,已查扣不動產公告現值逾1.2億元、現金2400萬元,並促使協助清運業者自動繳回部分犯罪所得2100萬元。

彭鬱清並指揮查扣非法載運廢棄土的曳引車共39輛,未來待法院判刑確定,將可依查扣設備器具等財物追償犯罪所得。展現檢方對環境犯罪「斷其工具、斷其根源」的執法決心,是近年來實體扣押犯罪工具最具規模且具代表性的案件之一。

法務部次長黃世傑致詞時指出,非法棄置廢棄土破壞自然景觀,甚至造成水土流失、污染河川與農地,影響深遠且不可逆。法務部已明確要求各地檢署「徹底追討不法所得」、「查扣犯罪工具與機具」,並透過檢警調環聯繫平臺,從源頭切斷不法產業鏈,展現政府守護環境正義的決心。

檢察總長邢泰釗強調,環保是全民共同的價值觀,綠能發展與環境保護密不可分,對國家永續發展至關重要。本案積極求刑並查扣犯罪所得、工具,正是展現檢方斷絕不法利益、遏止環保犯罪的必要作爲。

環境管理署顏旭明署長表示,營建廢棄物非法棄置案件,近年已轉向集團化、組織化運作模式,對生態環境與國土保護造成嚴重威脅。爲有效遏止此類犯罪,環境部正推動廢棄物清理法修法,將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刑度自5年提升至7年。未來將持續透過與法務部、內政部等跨部會合作及智慧科技執法,全面打擊環境犯罪鏈。此外,環境部已向行政院爭取經費,規劃建構全國「智慧圍籬」系統,布建2,200處e-Tag及車牌辨識點,整合AI辨識與GPS監控,以第一時間偵測、溯源污染源,讓違法情事無所遁形,守護國土與環境。

苗栗地檢署檢察長林映姿長強調,當山谷因廢棄土而沉默無聲時,司法就是大地的迴應。苗檢將持續深化跨機關合作,嚴查環保犯罪集團,守護苗栗的山林。

檢察官彭鬱清並以客語及國語簡報,分享偵辦歷程與心情。她以流利的客語與鄉親致意,強調語言是文化與土地的連結。她坦言,過去對「檢察官是公益代表人」的體會較爲抽象,但當她踏上案發現場,看到山谷被廢土覆蓋、蟲鳴鳥叫全然消失時,才真正感受到這句話的重量。彭鬱清表示:「這片祖先留下來的山谷,不只是案件現場,更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如果檢察官不替大地發聲,它們將在沉默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