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三灣果農自創「吊牀式」防風術 助甘露梨挺過丹娜絲颱風

梨農以布袋吊掛甘露梨果實,宛如吊牀般固定枝頭,防止強風吹損果實與枝條。(呂麗甄攝)

遠遠望去,一顆顆梨子被布袋包裹、懸吊在枝頭上,宛如躺在空中的小吊牀-這可不是裝飾,而是苗栗三灣果農爲防颱風自創的「吊牀式」防風技術。颱風丹娜絲急速襲來,正值甘露梨產季關鍵時刻,農民們搶在風雨前夕完成佈置,有效穩固果實,成功挺過風災考驗。

颱風丹娜絲來得急,但風勢未如預期猛烈,對正值產季的梨農而言,任何風雨都不容忽視。爲了保護尚未採收的甘露梨,三灣農民紛紛提前部署,其中一項獨特的防風做法「吊牀式」技術,幫助果實安穩度過風災考驗。

颱風丹娜絲迅速襲臺,正值苗栗三灣甘露梨將熟成關鍵期,當地農民採用「吊牀式」布袋吊掛技術,穩固果實防風損。(呂麗甄攝)

「吊牀式」技術是三灣果農面對風災風險發展出的在地智慧。由於甘露梨果實碩大,成熟時重量容易導致枝條折斷,農民以布袋輕託果實,兩端繫於枝條,使果實懸空,減少風吹時的晃動與拉扯。不僅防風,更能保持果實完整形狀。從園外望去,梨子宛如躺在空中的小嬰兒,穩穩避過颱風侵襲。

梨農陳添正表示,甘露梨太重了,要用布袋把它吊着,不然風一來枝條就會折斷,農民最怕颱風,一來一年的心血就沒了。

三灣鄉農會指出,吊牀式雖非所有果農採用,但對下垂、側長或嫁接角度不佳的果實特別有效,是農民面對極端氣候自主摸索出的在地解方,這些農事技巧源自多年經驗累積與傳承。

三灣水梨種植面積約80公頃,近年豐水產量較少,以甘露梨爲大宗。(呂麗甄攝)

三灣鄉是苗栗縣重要的高接梨產區之一,種植面積約80公頃,以甘露梨爲主力品種。由於地勢起伏、日夜溫差大,當地梨果甜度高、果肉細緻,深受市場青睞。產期爲每年6月至8月,涵蓋豐水、蜜雪、秋黃與甘露等多品種。

今年臺風丹娜絲來勢急,梨果尚未完全轉色,農民繃緊神經,搶在風雨前夕加強防備。果農吳峻毅表示,風勢雖不如預期猛烈,但果園多已提前準備,豐水梨已先採收出貨,現在剩下蜜雪與甘露梨,甘露梨最怕風。

鄉長李運光表示,目前市面上主要供應的是豐水梨,還有黃金梨與秋黃梨,而甘露梨因成熟較晚,採收進度較慢,現在大部分能採的梨子都已經採光了。

三灣鄉農會表示,甘露梨目前正值盛產期,預計7月底至8月初全面採收,部分果園若提前嫁接,可能7月20日左右就能少量採收。不過實際採收期仍受氣候影響,今年生長期略延,是否延後仍待7月中下旬才能確認。今年豐水梨明顯延遲採收,往年6月底即可採收,今年則延至7月初纔開始販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