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重創南臺灣 藍黨團籲放寬農業、住宅補助標準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16日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立即擴大補助,提高至8成。(國民黨團提供/張睿廷臺北傳真)

中臺丹娜絲侵襲臺灣西部,雲林、嘉義、臺南與高雄、屏東等地災情慘重。國民黨立法院黨團16日召開記者會指出,目前南部農業損失已估逾26億元,恐將持續上升,許多農作、養殖設備及資材室全毀,農民不僅血本無歸,還揹負龐大貸款壓力,呼籲政府立即擴大補助,提高至8成。

黨團副書記長王育敏表示,嘉義地區災後重建困難重重,農民普遍反映,現行補助機制遠遠不足。以溫網室爲例,每分地僅補助9萬元,僅佔實際建置成本的1成,國民黨團將在19日院會提案,主張農業設施損害補助應提高至建置成本的8成,並將免息貸款期限從半年延長至1年以上。

王育敏強調,青農返鄉投入農作,原以設施作爲擔保貸款,卻因風災損毀殆盡,政府若僅提供短期免息貸款,根本無法協助他們重新站起。她並指出,嘉義沿海魚塭損失嚴重,多數資材室屋頂掀飛,配電與養殖設備毀損高達20至30萬元,卻未列入農業部補助項目。包括嘉義縣養殖協會、蛤蜊養殖協會皆向她陳情,盼中央儘速修正補助範圍。

在住宅災損方面,王育敏指出,目前行政院規定補助門檻爲毀損面積達20平方公尺(約7坪),導致部分屋頂破損、漏水住戶無法申請補助。在地嘉義縣議員建議將門檻放寬至1平方公尺,國民黨團亦將此納入提案,呼籲行政院務必從寬認定,讓災民早日重建家園。

王育敏表示,這是百年來罕見從嘉義登陸的颱風,造成地方前所未見的農業與住宅損毀,行政院長卓榮泰雖強調「從寬從速」,但不能只是口號,應儘速提出具體作法與補助規模。

副書記長翁曉玲批評,行政院原本應撥給各縣市的一般性補助款2501億元,卻苛扣636億元,僅實際發放1865億元,重災區如嘉義、雲林與臺南皆遭到縮減。她舉例,嘉義縣去年獲得124億元,今年僅剩94億元;雲林從131億元降至100億元,臺南則從180億元減爲137億元,削減幅度高達30至40億元。地方政府要有足夠財力,才能應對災後修復與農民補助所需經費,行政院應立即無條件全數撥付扣留的一般性補助款636億元,否則將嚴重拖延地方災後重建時程。

國民黨團重申,災後第一時間的資源調度與補助機制關乎農民生計與地方復原,政府必須展現實質作爲,不應以預算爲由延誤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