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住院、門診打抗生素反而等更久?急診醫學會說明規畫
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說明,OPAT會讓患者在門診注射室接種,應不至於發生卡住其他看診病人狀況。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健保署八月起「門診靜脈抗生素注射」(OPAT)納入給付,讓輕症、行動方便患者因爲要施打抗生素而住院,可以改成在門急診治療,患者生活更便利,也舒緩急診待牀問題。然而,有醫師在網路上批評,門診只有一張診療牀擔心會影響看診,更擔憂會有傳染風險。
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今在臉書批評,衛福部昨日提出的「智障政策」,難道不知道9成抗生素一天注射都要兩次以上,並且抗生素注射需要半小時到一個小時以上;而門診僅有一張診療牀,難道其他病人不用看診?再者,他也批評,怕感染的化療病人也在注射室,卻放他們跟會傳染病人擺在一起。
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許建清表示,該政策是急診醫學會跟感染症醫學會一起提案,一來監測抗生素,一來也可以期待紓解急診後牀壓力。部分醫院OPAT已經實施多年,但並沒有處置費,多用連續處方箋方式執行,並沒有大規模實施,本次通過後希望可以更多讓行動自如、輕症者免去住院打抗生素,對患者而言也可以提升生產力、加快復原。
以奇美醫院爲例,許建清說,平日讓患者在門診打抗生素、假日在急診打,並且門診會設有獨立注射室,不僅一張牀,有多達10、20張病牀,依各醫院狀況而定。另外,會將OPAT患者跟癌症化療病人區隔,並不需要過度擔憂。
許建清說,就其自身經驗尚未發現,有患者因爲商業保單考量而拒絕從住院改成門診,但不臺除未來可能發生類似狀況,但民衆時間寶貴,相信多數民衆仍希望儘快恢復正常生活,仍會選擇以門診注射方式取代住院施打抗生素。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