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關稅挑戰 農業部祭6措施穩定毛豆出口佈局
面對美國關稅挑戰,農業部祭6措施穩定毛豆出口佈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農糧署副署長陳啓榮(左三)受訪表示,因應美國自4月起對臺灣實施對等關稅,農業部啓動「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從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開拓多元市場三大面向,推動六項具體措施,全力協助臺灣毛豆產業因應挑戰,穩定外銷市場。(林雅惠攝)
因應美國自4月起對臺灣實施對等關稅,農業部啓動「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從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開拓多元市場三大面向,推動六項具體措施,全力協助臺灣毛豆產業因應挑戰,穩定外銷市場。
農糧署副署長陳啓榮18日出席與臺灣區冷凍蔬果工業同業公會、毛豆業者及農民代表座談會時指出,美國對大陸課徵125%高額關稅,相較之下對臺灣僅課10%,這項變化將有利臺灣毛豆進一步拓展美國市場。(林雅惠攝)
農糧署副署長陳啓榮18日出席與臺灣區冷凍蔬果工業同業公會、毛豆業者及農民代表座談會時指出,美國對大陸課徵125%高額關稅,相較之下對臺灣僅課10%,這項變化將有利臺灣毛豆進一步拓展美國市場,他強調,政府將與業界攜手,將挑戰轉化爲轉型升級的契機。
目前臺灣毛豆年種植面積達8338公頃,總產量約7萬7258公噸,年外銷量爲3萬2654公噸,出口比重約6成,外銷市場以日本與美國爲主,其中銷往日本佔73%、美國佔19%,兩市場合計達9成以上。產區主要集中在南部,屏東佔全國產量的54%、高雄佔20%,南部爲外銷毛豆的重要產業聚落。
陳啓榮說,在「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中,農業部從三大方向提出六項措施;金融支持方面,將提供農業貸款利率加碼補貼,減輕業者資金壓力;爲提升產業競爭力,將強化外銷冷鏈體系、加速產業加值轉型,並補助採後處理及加工設備,同時輔導業者取得國際驗證,提升產品進入全球市場的能力;在開拓多元市場部分,農業部將擴大國內毛豆行銷活動,並持續推動農漁產品海外行銷,開發美、日以外的潛力市場,分散出口風險。
農糧署也已協助業界成立「關稅應變交流平臺」,即時蒐集業者與農民的意見,與政府密切合作,掌握產業動態。
臺灣區冷凍蔬果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魏東啓(左四)表示,目前毛豆外銷美國訂單大致正常,儘管大陸航運部分受阻,臺灣多數出貨仍維持七至八成,整體影響尚屬可控。(林雅惠攝)
臺灣區冷凍蔬果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魏東啓表示,目前毛豆外銷美國訂單大致正常,儘管大陸航運部分受阻,臺灣多數出貨仍維持七至八成,整體影響尚屬可控。
根據業者估算,美國課徵10%關稅後,每公斤毛豆將增加約0.17美元成本,售價可能上調至每公斤2.18美元,整體關稅負擔約增加2900萬元。農業部表示,透過補助與多項配套措施,將協助業者共同分擔衝擊,穩定產業信心。
目前外銷毛豆以「高雄9號」爲主,佔外銷種植面積79%以上,產區透過契作制度、機械化生產與專區經營模式,建立穩健的生產供應鏈;農糧署表示,將持續推動產業升級轉型,鞏固國際市場,提升臺灣農業出口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