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發生7.9級地震、我國多地有震感,這功能請務必開啓

3 月 28 日,緬甸發生 7.9 級地震,截至當地時間 30 日中午,地震已造成緬甸全國 1700 人死亡、3400 人受傷,約 300人失蹤。

這場今年以來全球最大的地震,不僅造成緬甸曼德勒地區重大傷亡,其衝擊波甚至波及到泰國曼谷,我國雲南等地亦有震感。

英國劍橋大學地震學家詹姆斯・傑克遜形容,這場強震“如同一把巨刀切入地球”。

不只是緬甸遭遇強震,據 @中國地震臺速報 報道,我國近日地震頻發。

自 3 月 26 日起到今天(3 月 30 日),河北五天內有四天出現地震,雲南和西藏等地同樣發生地震,諸多網友表示有震感。

面對山崩地裂的地震,人類顯得過於渺小,但是倘若能在天災到來前收到預警,也許就能減少傷亡情況。

對此在昨天(3 月 29 日),網友們針對“預警”在社交媒體上展開了討論,央視網援引河南衛視視頻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智能手機都內置地震預警功能,但有的是默認關閉狀態。

所以接下來,IT之家小編就盤點下各大手機品牌“地震預警”功能的情況,希望各位能檢查並開啓。

01.

鴻蒙 / 安卓基本已內置

截至目前,國內鴻蒙 / 安卓系統的手機,基本已內置“地震預警”功能 ——

開啓後當檢測到地震時,會及時向用戶發送地震預警通知。

在地震波到達前,會自動檢測地震波到達時間,進行語音播報倒計時並伴隨震動,往往可以在地震到來前的幾秒至幾十秒間發出。

至於各個手機品牌如何開啓地震預警功能,操作很簡單,IT之家小編整理如下:

華爲:設置 - 安全 -應急預警通知 - 地震預警;

榮耀:設置- 安全 -應急預警通知 - 地震預警;

小米 / 紅米:手機管家 - 家人關懷 -地震預警或全面保障 - 地震預警;

OPPO / 真我 / 一加:設定 - 安全 - SOS 緊急聯絡 -自然災害警報 - 地震警報;

vivo/iQOO:天氣 App -設置 -地震預警 -啓動地震預警服務;或設置 - 安全 - 地震預警;

魅族:設置 -緊急情況 - 地震預警。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按照上述路徑開啓,也可以在搜索欄中直接搜索“地震預警”,直達功能界面。

以及在功能界面中,可以查看預警地區 / 城市的名單。

想必有朋友發現小編並未提及三星手機,這是因爲早前三星雖內置地震預警功能,但與大陸地區的推送方式不同,因此無法使用。

不過在 OneUI 6.1.1 中,三星已內置地震預警功能,可以開啓使用。

雖說預警通常只能早個幾秒或幾十秒的時間,但是在地震到來前,每一秒能避險的時間都彌足珍貴,因此開啓很有必要。

而且從現實情況來看,地震預警功能是有用的,以小編的親身經歷爲例:

在 2023 年 8 月 6 日,山東德州市平原縣曾發生 5.5 級地震,儘管身處在 300 多公里外的青島,但小編的手機發來了地震預警,於睡夢中清醒並知曉了情況。

02.

iOS 需另闢蹊徑

IT之家小編清晰記得,在 2023 年 8 月 6 日那天凌晨,安卓手機的地震預警十分刺耳,旁邊 iPhone 卻睡得香甜。

這是因爲 iPhone 雖具備警報推送的能力,但是在國內不支持,蘋果客服曾進行過迴應:

iPhone 確實是有地震預警這個功能的,但是目前地震預警這個功能只在地震比較頻繁的國家纔會有,比如日本、海地。因爲在中國大陸受到地區的限制,所以纔會無法使用;

iPhone 也可以實現地震預警功能:第一步,開啓“振動”開關;第二步,需要搭配一個第三方地震預警 App,可以在應用商店下載。

所以,國內的 iPhone 用戶想要使用地震預警,只能藉助第三方 App 的力量。

而縱觀當下 iOS 的相關應用,“地震預警”App是使用率最高的,因爲其開發者是“四川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

只是在去年 2 月獲推 2024.1.0 版更新時,“地震預警”App 引發了衆多網友質疑,因爲該應用原本免費,但該版本添加了預警功能訂閱服務,連續包年價格爲 10 元 / 年。

對於收費的問題,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相關人員曾向澎湃新聞透露,稱“收費是因爲與蘋果達成了相關協議”。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 iOS 版,“地震預警”App 同樣有安卓版,部分沒有內置地震預警功能的安卓老機型,可以下載使用。

但是和 iOS 的情況一致,同樣需要支付 10 元 / 月的訂閱費。

03.

免費地震預警功能有的

那麼問題來了,像 iPhone 和些許安卓老機型,有沒有不花錢還實現地震預警功能的方法?答案自然是有的。

去年 5 月 13 日,騰訊升級了微信平臺預警功能及“四川省地震預警平臺微信小程序”,實現四川全省 5 級以上地震在震後 5-15 秒發佈地震預警的能力。

但當時,經IT之家小編實測,相關預警功能僅支持四川省(四川及周圍 50 公里的地震信息)。

然而僅僅過了三個月,地震預警範圍就從四川省擴大至全國,所有微信用戶均可通過搜索小程序開啓地震預警服務。

因爲在 8 月 2 日那天,全國地震預警微信小程序“中國地震臺網”上線服務,並面向社會公衆開展公開測試,

開啓該小程序地震預警的操作很簡單:

點擊“開啓地震預警”;

當關注地預估烈度小於 2 度,預警信息僅在小程序首頁顯示,不對用戶進行提醒;反之≥2 度,則通過“服務通知”接收實時預警信息提醒。

而關注地預估烈度≥5 度,即使手機處於熄屏狀態,仍會強制發出告警聲音。

04.

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以上就是各大手機品牌“地震預警”功能的情況了,預警的原理是打時間差,在地震發生後,利用地震波傳播速度小於電波傳播速度的特點,提前對地震波尚未到達的地方進行預警。

別小看那幾秒或幾十秒的時間,據《西北地震學報》2002 年研究報告表明,地震預警時間爲 3 秒,傷亡率可減少 14%;預警時間爲 10 秒,傷亡率可減少 39%;預警時間爲 20 秒,傷亡率可減少 63%。

當然了,比起手機的地震預警功能,想必不少IT之家用戶更希望預警信息能採用廣播機制,能否在有朝一日將其有序放開,不得而知。

總之,天災無常、科技護航,希望各位務必開啓手機的預警功能,多一份安全保障。

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本文源自: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