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水庫攔洪削峰擋住更多洪水
雨後放晴,密雲水庫水位已出現拐點。記者從市水務局瞭解到,7月29日23時,密雲水庫進、出庫流量基本達到平衡,水庫水位達155.59米,蓄水量達36.288億立方米,創下了歷史新高。7月30日9時,水庫水位出現了下降趨勢,7月30日10時,水庫水位下降到155.57米,目前還在緩慢下降中。
本次強降雨,被譽爲北京的“大水缸”的密雲水庫在防災治洪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它攔蓄住上游洪水,避免了更嚴重的水災發生。
一場強降雨刷新密雲水庫六大歷史極值
自7月23日8時開始,北京遭遇連續強降雨過程,降雨集中在北部山區,局地雨強大,預測難度大。潮白河流域洪水,總體表現爲洪水過程時間長、峰值高、上漲快。位於潮白河干流的密雲水庫,也刷新了多項紀錄——入庫洪峰、出庫流量、水庫水位、入庫洪水總量、入庫洪水過程漲幅、潮白河干流行洪流量等六個方面數據都達到其建庫以來的極值。
“7月25日開始,我們就已注意到本次降雨預報,通過研判發現密雲水庫可能達到汛限水位,綜合防洪調度預案和水資源調度要求,我們在雨前已開始預泄,流量爲80立方米每秒。”北京市水務應急中心副主任、正高級工程師潘興瑤告訴記者。
雨越下越大,密雲水庫的水位也跟着上漲。入庫洪水漲幅極快,從7月26日21時開始,在6小時的時間裡,入庫流量從569立方米每秒漲至6000多立方米每秒;7月27日3時,入庫流量達6550立方米每秒,成爲建庫以來歷史第一洪峰;7月28日8時,入庫流量達4550立方米每秒,達到建庫以來歷史第二洪峰;入庫洪水總量也破了紀錄,7日內來水總量達到9.1億立方米。
“開閘泄流,預留防洪庫容!”根據全市防汛工作統一部署,密雲水庫於7月27日15時啓動泄流。水流奔涌向前,沿潮白河東入渤海。
“當前,密雲水庫出庫流量已逐級加大到1120立方米每秒,這是建庫以來最大出庫流量。”潘興瑤介紹,7月28日18時,密雲水庫向潮白河泄流達到1120立方米每秒,這也成爲建庫以來潮白河干流最大行洪流量。
多方協作保泄流安全
流經北京東部的潮白河,上游是潮河和白河。兩河上游山勢陡峭,落差大,水流湍急。1960年密雲水庫修建前,沿線常常是洪水氾濫成災。本次強降雨,是自密雲水庫建成以來潮白河遭遇的最大洪水過程。平日裡一條小流量的河,如何承接得住密雲水庫歷史最大的泄流量?
按照下泄流量的淹沒範圍,密雲等地方部門早在泄流前就已完成人員轉移安置;沿河14座橡膠壩全部“平躺”作塌壩運行;水文巡測隊員們時刻觀測水位、流速變化;7月27日22時,向陽閘15孔閘門開啓保證泄流順暢;全市27支應急巡測隊趕赴應急測驗斷面,捕捉河道變化的脈動,將水文數據上報至北京市水情預報系統,爲防汛決策提供更精準的依據……
市水務局組織水務技術人員、工程搶險隊伍開展水庫壩體、河段堤段巡查防護,針對寧村新橋橋下空間低、橋面可能存在阻水風險進行除險加固;落實巡堤查險隊伍9831人次、100餘名防洪專家和技術人員赴現場指導;加強下游行洪河道堤岸巡河檢查,在大壩、堤防等重點防護區域提前預置物資、裝備、運輸車輛等,隨時做好應急搶險防護。
本次降雨過程中,北運河也承擔着不小的防洪排澇壓力。北運河北關樞紐有兩個閘,攔河閘用於下泄,分洪閘可將洪水經運潮減河分泄至潮白河。“這次密雲水庫泄流,潮白河水量已經很大,我們按照上級調度指令,回壓分洪閘直至全閉,以減少運潮減河入潮白河流量,把泄流的任務壓在北關攔河閘上,給密雲水庫泄流騰出空間。”北運河管理處水流調度科科長王雲海介紹。
京津冀三地每日水文會商
7月30日上午,記者來到北京市水務局防汛指揮大廳,顯示屏幕上,密雲水庫第三溢洪道、潮河壩下等泄流沿線關鍵點位實時視頻畫面正滾動播放,水旱災害防禦指揮系統數據實時刷新,河道水情、水庫水情等信息一目瞭然。雖然暴雨暫時過去,但全市的水務工作人員仍然在進行緊張視頻會商。這是密雲水庫泄流的“智慧大腦”,不少泄流調度都在這裡進行。
潮白河,是一條屬於京津冀的河。密雲水庫泄流不只關乎北京,更關乎下游的天津、河北。泄流期間,北京市水務局每天都會與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以及下游的河北、天津水務部門進行會商對接,商討調度計劃、泄流時間、泄流流量等信息,保障下游的泄流安全。
實際上,基於研判和2024年汛期北京降雨較常年偏多六成的情況,北京市水務部門修編了今年的防洪排澇預案,編制形成永定河、北運河、潮白河三大流域防洪調度推演成果。在主汛期前,密雲水庫已將水庫水位降至汛限水位以下,爲汛期攔洪提供庫容。
當前,密雲水庫下游潮河、白河、潮白河等河道仍然水深流急,市民還需要密切關注通告,聽從沿河河道管控要求,遠離河道。(本報記者 鬍子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