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綠星主廚偕部落推大地餐桌 以在地美食說能高賽德克故事

▲臺14線沿途可見的山間烤雞以全新風味呈現。(圖/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提供,下同)

記者高堂堯/南投報導

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自去年起積極協助能高賽德克部落培養飲食美感,並延續珍貴的賽德克文化,特別邀請臺灣米其林指南綠星主廚張皓福與部落居民合推「能高賽德克山村遊—大地餐桌」,爲遊客端上蘊含文化故事的佳餚、也獻上融合創意與傳統的饗宴,如將臺14線沿途可見的山間烤雞融入部落風味餐裡熟悉的元素,同時讓傳統食材展現新樣貌。

南投分署指出,本次「能高賽德克山村綠色經濟發展培力輔導計劃」由嶺東科技大學執行,以訪談及交流的方式,蒐集部落居民心中的在地特色與飲食記憶,並設計培力課程,讓居民走出部落、前往張皓福位於臺中的餐廳觀摩學習,更透過其創意菜單設計,從美食中體會學習文化價值;居民們分工合作,以同樣的食材,透過不同的理念與料理手法,於10月18日於南投縣仁愛鄉都達國小呈現成果。

▲「獵人共享燒物」菜式源於賽德克人打獵歸來,與族人在火堆前共享鮮肉與時蔬的傳統文化。

大地餐桌菜單設計是由主廚與族人共同發想,融入在地食材與文化意象:以沙拉爲例,選用櫛瓜、紅蘿蔔作爲基底,結合賽德克女性織布、通往祖靈認可的彩虹橋意象,創造出「織紋之間—賽德克交錯彩虹詩」的創意料理;前菜部分,則取材於獵人以「八角金盤葉」包裹小米與煙燻肉作爲狩獵口糧的故事,轉化爲文化再現的「獵徑充糧—林霧蒸香獵人糉」,讓餐桌成爲傳遞部落智慧與生活記憶的舞臺。

▲前菜「獵徑充糧—林霧蒸香獵人糉」。

活動當天也安排一系列豐富的賽德克文化體驗:從紋面與族服開始,讓參與者彷彿走進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場景,體驗「成爲真正的人」的精神;隨後在族人帶領下齊跳傳統舞步,感受部落慶典的歡樂氛圍;遊客們也能親手製作昔日獵人上山時攜帶的「獵人糉」,並體驗射箭與陷阱等狩獵文化,並親身走入賽德克傳統家屋、穀倉與瞭望臺等賽德克人傳統生活空間,感受建築背後所蘊含的生活智慧與文化底蘊。

南投分署指出,能高賽德克4村9部落橫跨春陽村、精英村、都達村與德鹿谷村,沿線居民以賽德克族爲主,並擁有知名的能高越嶺國家步道,展現豐富的自然與人文風貌,並提供各項遊程供旅人選擇;該分署也期盼透過大地餐桌與文化遊程,推广部落觀光,展現山林的人文與自然之美,相關景點與旅遊資訊可上網查詢(https://nenggao-seedi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