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籲川普「管管臺灣」以免踩北京紅線 害美國捲入戰爭

▲ 專家呼籲川普出手遏制賴清德。(圖/總統府提供)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媒《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1日刊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資深研究員奇維斯(Christopher S. Chivvis)及魏特海姆(Stephen Wertheim)評論指出,臺灣總統賴清德近期對中國的強硬立場恐怕加劇臺海緊張,提升戰爭風險,呼籲美國總統川普應效仿前總統小布希,在適當時機出面遏制,避免美國捲入災難性衝突,維持區域穩定。

文章以「川普應出手管管臺灣」爲題寫道,2002年時任臺灣總統陳水扁試圖推動臺獨,小布希便出面遏止,且明確表態反對挑釁北京的作爲,以防美國捲入戰爭,「如今臺灣又有一位強硬的總統——賴清德」,認爲川普政府「應該管管他」,以免賴清德誤判美方態度,「將美國捲入一場潛在的災難性戰爭」。

去年5月上任以來,賴清德多次採取行動維護臺灣「主權獨立國家」地位,部分措施確實令人樂見且姍姍來遲,包括提高國防預算,推動民防訓練,提升臺灣防禦能力也加強威懾力,其他舉動卻激怒北京且毫無益處。他將中國定義爲「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17項反滲透因應策略等,引發北京強烈反應,包括大規模軍演模擬封鎖及攻擊臺灣基礎設施。

文中分析,賴清德未正式提出臺獨,因爲此舉將跨越北京紅線,也不會得到臺灣民衆支持,但他持續採取漸進式的「切香腸」策略。此舉雖可鞏固國內支持,卻使習近平採取軍事行動的風險大大提升,可能奪取外島、下令封鎖甚至全面入侵。

作者提到,有些人會反對對臺施壓,認爲中國應承擔脅迫臺灣的責任,「但除非雙方都設法降溫,否則兩岸關係危險且不斷升級的走向就沒有可行的出路」。加強臺灣防衛能力雖有其必要,但應更強調避免言語挑釁北京的重要性,而賴清德顯然看法不同,「只有美國有足夠影響力使他改變路線」。

文末建議,美中雙方可公開交換對臺保證,例如美國表明不支持臺灣單方面宣佈獨立,中方則承諾不制定統一時程表並減少軍事施壓,令臺灣人民鬆口氣,也有助約束賴清德。川普應明確表態,賴清德必須停止在臺獨問題上挑戰底線,才能繼續獲得美國強力支持,反之若川普不採取措施維持和平,只能眼睜睜看着現狀繼續惡化至無可挽回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