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美國“金融超級特權”正迅速終結

參考消息網7月9日報道 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7月7日發表題爲《美國超級特權的終結》的文章,作者是美國企業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德斯蒙德·拉赫曼。內容編譯如下:

法國前總統瓦萊裡·吉斯卡爾·德斯坦曾有一句著名的抱怨。他說,美元作爲全球主要儲備貨幣賦予美國“超級特權”。他絕不會想到美國最終會讓這些優勢從指間溜走。

自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在系統性地破壞全球金融市場以及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對美元的信任。

首先,特朗普已將美國公共財政置於比其上任前更加不可持續的軌道上。公共債務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已升至約100%,且情況即將變得更加糟糕。特朗普和他在國會的支持者非但沒有整頓美國的財政秩序,反而推動通過《大而美法案》。估計這項稅收和支出法案將在未來十年內增加約3.4萬億美元的預算赤字。

到2030年,美國公共債務與GDP之比將遠高於二戰結束時的水平。與戰後時期不同,今天的美國經濟沒有能力通過增長來減輕債務負擔。難怪主要信用評級機構都在下調美國的評級。

特朗普顯然對抑制通脹漠不關心,這進一步削弱了人們對美元的信心。目前通脹率已超過美聯儲2%的目標,並且有進一步上升的風險,這主要歸因於特朗普對外國輸美商品實施的激進關稅。關稅水平已達到百年未見的高點。

更糟糕的是,特朗普的做法不斷讓外界質疑美國充分履行債務承諾的決心。再考慮到特朗普明顯無視法治,市場沒有任何理由信任美國。這解釋了爲何自2025年初以來美元貶值超10%,成爲自1973年以來的上半年最差表現。

市場對美國信心崩潰的另一跡象是,過去6個月黃金價格上漲了25%以上。至關重要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特朗普於4月初宣佈“解放日”關稅後曾飆升,目前仍保持在高位。

信息再明確不過:市場對特朗普政府經濟政策方向感到不滿。特朗普面臨的問題是,市場不同於政客,既不會被政治施壓,也不會因初選威脅而妥協。如果他拒絕聽取投資者的警告——這似乎是大概率事件——那麼美國應爲明年中期選舉前可能發生美元和債券市場危機做好準備。世界縱容美國透支金融特權的時代正迅速終結。(編譯/卿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