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川普對陸貿易犯2錯誤 地緣政治打擊率.333「頂多小聯盟水準」
美國總統川普(左)10月30日在南韓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路透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裡曼(Thomas L. Friedman)3日發表文章,以「地產靠地段,地緣政治靠槓桿」爲比喻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期對中貿易政策缺乏整體規畫與外交配合,雖然瞄準真問題卻採取錯方法,一來未能低調與中國談判,二來出手前未充分評估北京的反制手段,導致美國在與中國的經濟角力喪失實際槓桿。他形容,現在川普的外交戰績是3戰1勝,以棒球術語來說打擊率僅.333,在國際政治場域頂多小聯盟水準。
佛裡曼指出,地緣政治的三大關鍵不是房地產大亨川普熟知的「地段、地段、地段」,而是「籌碼、籌碼、籌碼」。川普在加薩停火談判中機敏運用地緣政治籌碼,但在俄烏戰爭與對中關稅上「瞄準真正的問題卻用了錯的方法」。文章引述華爾街日報曾指出,市場對川習會後美中達成協議反應冷淡,因爲基本上這只是把川普幾個月前自己挖的洞填平,「恢復到5月之前的狀況」。
他認爲,中國確實在貿易上不公平,美企被迫與拿政府補貼、產能過剩的中企競爭,而短期關稅確實能爭取時間,讓美國培養自主產業,但關稅應是整體戰略的一環,而非川普那種「先開火再瞄準」的作法。
佛裡曼批評,川普一方面要美企對抗中國的高端製造出口,另一方面卻「卡自己脖子」,限制美企聘用外國高技術人才、讓鋼鐵等原料因關稅變貴、削減科技研發經費,甚至對盟友課稅、削弱國際合作。佛裡曼直言這是一套「自我矛盾、毫無連貫的政策」。
若想改變中國的行爲,佛裡曼提出應採取長期、低調的秘密談判,不能用大聲、隨意的方式讓對方難堪,激怒中方。同時,他質疑川普在宣佈對中新關稅前,恐怕根本沒問過任何專家,未評估中國除了停止採購美國黃豆之外可能的報復手段。
佛裡曼推測,川普之所以犯錯,是因爲他未意識到習近平手中握有「一項能以10倍威力反制美國關稅的經濟武器」—稀土出口管制。他形容,當習近平亮出這張底牌後,川普的籌碼瞬間被削弱。
他形容,現在川普的外交戰績是3戰1勝,以棒球術語來說打擊率.333,在棒球界這樣的成績能進明星賽,但在國際政治場域只夠格小聯盟。
至於中國則同樣在玩一場高風險遊戲。中國目前面臨內需崩壞,但並未調整方向,反而魯莽地加倍押注製造出口。隨着人工智慧逐步取代藍領與白領職位,若中國繼續以過度出口爲核心戰略,最終只會引發全球反彈。
其次,儘管習近平眼下似乎握有優勢,但若真的在貿易上動用核選項,切斷稀土出口,也會迫使美國與其他主要經濟體加速尋找替代供應鏈。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多年,但已經啓動。
佛裡曼認爲,現在華府與北京需要的是安靜的長期對話,而非兩敗俱傷的喧囂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