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升級…G2創會長黃呈豐建議做到這3件事 維持企業韌性

「臺中市機械業二代協進會 (簡稱G2)」創會長黃呈豐今指出,在外在環境不斷變化下,企業維持韌性,才能要因應變局,生存下去。圖/黃呈豐提供

美中貿易戰升級,中國將限制稀土出口,美國亦揚言提高關稅。「臺中市機械業二代協進會 (簡稱G2)」創會長黃呈豐今指出,在美國進一步加碼對中國大陸制裁下,企業對於大陸生產不再觀望,轉單效應會更爲確定,臺灣企業還有可能受益。不過,在外在環境不斷變化下,企業維持韌性,才能要因應變局,生存下去。

黃呈豐是國際航太精密齒輪大廠六星機械二代,曾和臺大商研所教授黃俊堯、學者楊曙榮合著「打造韌性-數位轉型與企業傳承的不斷再合理化路徑」一書;以他的實際經驗和觀察,提出對於企業數位轉型和企業傳承的看法。

對於美中貿易戰升級,他說,半導體是中美貿易戰的核心,精密機械雖非直接受衝擊產業,但亦受間接影響。不過,半導體已經展開因應之路,紛到美、日設廠分散產地。

一般而言,對於美中貿易戰,部分廠商仍會持觀望心態,保持部分訂單在大陸生產,但在逐漸看到美中貿易戰沒有止歇,且對抗還進一步加碼下,企業此時應會不再觀望,而會選擇加速分散產地,轉單效應也更爲明確,對於在臺灣或其他國家有基地的企業,也許因轉單效應而受惠。

美國對臺灣提高關稅還仍在因應,美中貿易戰又更加劇,產業經營的不易。黃呈豐建議企業應做到以下3件事,以維持韌性,一是分散風險,也就是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例如生產基地應該分散,二是保持企業彈性,例如以往不接的單,現在應該要接,少量多樣,不要只做單一項目。

第三則是有要「Plan B」,例如供應商應有備援,不能依賴單一供應商。而Plan B的思考也可以用在其他很多經營層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