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休戰「撈小魚放大魚」!彭博:沒解決2根本問題 習另有盤算
2019年時任的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在大阪G20峰會舉行雙邊會談。路透
彭博資訊報導,美中經貿官員連日釋出貿易降溫訊號,爲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0月30日會談準備好一系列預定外交成果。但是分析人士警告,最新一輪休戰協議並未解決根本難題,涉及國家安全的根本爭議似乎完全沒處理,川普聲稱讓美中貿易重新平衡的目標同樣沒進展,中國對美國投資仍受到嚴格限制。
「先摘低垂的果實,反而讓後續的路更難走,因爲最艱難、最關鍵的衝突被留到最後,」北京清華大學研究員孫成昊說,「所謂的『大協議』必須正面處理在國家補貼、科技競爭與國家安全等領域的深層分歧,這些正是雙方根本體制或運作彼此衝突的地方。」他補充,這意味着未來幾年美中更可能透過持續對話,在特定產業領域逐步達成一系列小規模協議。
彭博指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期談判多次敦促中國重新平衡經濟、提高國內消費支出,但北京上週似乎無視這些呼籲,發佈五年規畫政策文件,強調製造業與科技自給自足至少將在2030年前持續作爲中國經濟的主要動力。彭博報導形容,習近平另有盤算,對北京而言,川普的「再平衡」目標根本只是幻想。
「雙方目前似乎都主要聚焦在維持穩定,」美國前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戰略諮詢公司亞洲集團合夥人康達(Daniel Kritenbrink)受訪彭博電視時表示,「但這段關係的基本面並沒有任何改變」。
對於美中近期談判成果,彭博描述,在撈起一些「小魚」的同時,「大魚」卻仍逍遙遊走。
另一方面,目前仍不清楚北京實務上將如何執行出口管制。「中國絕不會放棄對稀土的籌碼,」大西洋理事會中國全球中心非駐地資深研究員羅谷(Dexter Roberts)表示,「那麼做對他們來說簡直愚不可及。」
美官員釋出有進展的一個領域是芬太尼。根據彭博經濟研究經濟學家柯任(Maeva Cousin)的估算,若取消對中國的芬太尼相關關稅,中國對美出口損失可望限制在10%以下。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中國經濟專家甘思德(Scott Kennedy)指出,最終,這項框架協議實際上只是一些次要議題的組合,北京的產業政策似乎完全未被納入討論。
「他們只是把問題暫時擱到一邊,專注在一些具體但狹窄的議題,把更廣泛的中國經濟體制與經濟安全問題放在一旁,」甘思德說,「美中幾乎不可能正面處理這些更深層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