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川習膽小鬼博弈 貿易戰恐失控
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互不相讓,看不到盡頭,爲全球經貿市場蒙上陰影。圖爲兩人在2019年G20峰會的留影。(路透)
在美國總統川普9日宣佈暫緩對等關稅後,全球貿易戰場上正形成中美兩大經濟體相互對峙局面,《紐約時報》分析,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與川普已陷入一場「膽小鬼博弈」,雙方都不願做出讓步,以免顯得軟弱。但這場博弈有可能讓貿易戰失控,進而加劇在科技以及臺灣前途命運等其他領域的緊張局勢。
《華爾街日報》認爲,川普暫停其大部分對等關稅計劃的決定,凸顯出他對經濟的擔憂日益加劇,但藉着通過進一步對中國採取行動,避免了在關稅政策上全面撤退,這使得他更難對中國做出讓步。美國企業研究所(AEI)高級研究員史劍道(Derek Scissors)表示:「我認爲中國人意識到這一點,他們越來越懷疑談判是否對他們有幫助。因川普必須在中國問題上贏一場。」
《紐時》認爲,川普強硬好鬥的手段使他成爲美國政治的一種奇特力量,不過,他的強硬對手習近平則經歷過中國20世紀下半政治整肅的動盪,特別是,習認爲美國最終是要顛覆中共執政的合法性。
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顧問甘迺迪 (Scott Kennedy)說,「川普從未參加過那種對手願以赤手空拳與他格鬥的巷戰,但對中國來說,這事關主權,事關中共對權力的掌握。而對川普來說,這可能只是一場政治宣傳活動。」
甘迺迪說,目前中美兩國仍處於戰爭邊緣政策階段,雙方都試圖迫使對手就範,不過,這場爭端可能會變得更加危險,例如,一旦川普政府對中國金融機構下手,像吊銷中國的銀行在美國開展業務的執照,或將它們從國際支付系統SWIFT中剔除。
《紐約時報》指出,中美經濟離脫鉤仍遠,中國企業(如TikTok)和美國企業(如星巴克)仍在彼此的國家根深蒂固。而且,中國的銀行仍與美元主導的金融體系拴在一起。
曾任美國歐巴馬總統的亞洲事務顧問、喬治城大學研究亞洲問題的教授麥艾文(Evan Medeiros)說,中國政府目前的策略是反擊美國,希望川普在國內壓力下屈服,從而改變政策,中國知道,如果他們在壓力下屈服,他們將面臨更大的壓力,麥艾文說,「他們會頂住壓力,因爲他們相信,與美國相比,中國能承受更多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