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亂鬥第二章 稀土與關稅…螺旋報復再起!

【文/方亞申】

中國遽然宣佈稀土出口管制,美國口頭回應將對中輸美產品關稅課徵100%關稅等報復手段,關稅戰再起!惟距管制稀土出口及美國拉高關稅尚有一段時間,只要國際股市未連續重挫,正值九月公佈營收創高者,可趁拉回佈局佳績股。

中國商務部在十月九日突然宣佈爲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對使用含有、集成或者混合原產於中國的稀土產品出口經營者需要取得中國的出口許可,並公告表示稀土加工和磁材製造相關設備和工程技術也將受到管制,從十二月一日開始實施。美國總統川普最先反應是,將自十一月一日起對中國額外徵收一○○%的關稅並對全部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如果如川普所言,加計原本五五%稅率,則中國輸往美國貨品稅率將達一五五%!

對半導體業尚無顯著影響

美股反應是三大指數十日下跌一.九至三.五六%,費半則是大跌六.三二%,是四月初以來單日最大跌幅。由於美國政府關門,沒有數據顯示下旬聯準會是否進一步降息?未來一週開始,美國企業將開始公佈第三季財報,加上美中關稅戰再起,正值標普、那指、費半近期還一度創歷史新高,拉回賣壓相較重。美股雖重挫,但雙方皆未說死,川普語氣又見放軟,且月底韓國舉行APEC會議,兩國領導人見面並未喊停,除非國際股市連續大跌,否則趁着漲多遇利空拉回,季線未破前多頭格局未變。

另一方面,美國報復性提高一○○%關稅實施日期是十一月一日、中國管制稀土是十二月一日,這中間尚有協商時間;再者美國早就積極尋找稀土來源,包括巴基斯坦、澳洲、烏克蘭、非洲乃至美國本身,稀土並非僅有中國生產,拉長時間仍不難解決。中國管制出口利空應屬短暫,預期美國降息、企業財報依舊是市場焦點。

臺股從九月起在臺積電帶頭衝鋒下,幾乎呈現六○度上升,即便美中貿易戰再起,轉眼間臺股指數又超過香港恆生指數。當然臺積電上漲與美國AI股輝達、超微、博通等關係密切,但最重要是繼前周輝達投資未上市獨角獸OpenAI一千億美元,OpenAI轉而向甲骨文購買算力,甲骨文再向輝達買進AI晶片,形成另類循環。近一週又見到OpenAI向超微下單,計劃購買相當於六GW算力晶片,相當於數百億美元,刺激超微股價一週不到,從一六五美元直奔二四○.一美元,漲幅高達四五%;回報是當OpenAI買進超微AI晶片到一GW時,OpenAI可以每股一美分買進超微十%股權,並預示着AI硬體支出將進入高速成長期。

再來繼輝達向OpenAI投資一千億美元后,再加入馬斯克麾下新創公司xAI籌資計劃。xAI目前進行的新一輪募資規模已超出規劃達到二○○億美元,當中包括輝達約二○億美元股權投資。輝達透過股權投資約二○億美元,且擬透過一家特殊目的公司 (SPV)的股權和債務執行,將購買輝達GPU並租賃給xAI,爲期五年。輝達積極協助客戶加速AI發展,此類獨特的交易結構以GPU爲擔保而非公司本身,GPU價值已到足以當成擔保品了。

而上述這些半金融操作主要發起者就是OpenAI,其底氣就是每日挾着超過八億用戶數,且積極與知名網站如Spotify合作擴展市場,黃仁勳認爲未來這家公司總市值將上看一兆美元(目前估值約五千億美元),再從OpenAI向超微、甲骨文、輝達購買算力、晶片輻射出去,攪動金融市場數千億美元。好壞難說,至少市場埋單,對於硬體生產的臺廠自然是利多。

其實近期不僅是臺灣龍頭臺積電上漲,日本的總市值王軟銀股價也創新高,韓國的三星、海力士;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寒武紀、中芯、晶合、華虹等半導體,技術上都是多頭或創新高。對照美國的費半,今年漲幅從四月一度下跌約二○%,到現在倒漲逾三十%,今年表現已超過香港、深圳,居全球主要股市第四名,美國及亞洲漲勢主要重心就是AI;而不管是中國華爲或是美國OpenAI大動作,都是擴大AI基礎建設或應用範圍,最終都需要AI晶片及伺服器,黃仁勳接受CNBC訪問時稱今年對AI運算的需求大增,尤其是過去六個月。

臺積電超車港股的最大功臣

黃仁勳表示,AI推理模型使用的運算能力和AI的市場需求都呈現指數型成長,最新一代Blackwell處理器的需求非常高,現在AI產業纔剛處於新一輪建設週期的起點。可以預期對於幾乎唯一能生產AI晶片的臺積電(2330)自然是利多,可以說贏者通吃。臺積電公佈的九月合併營收爲三三○八.九億元,月減一.四%、年增三一.四%,爲歷史第三高紀錄;累計今年前三季合併營收達二.七六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三六.四%。第三季合併營收爲九八九九億元,超越財測高標水準。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74期;訂閱先探投資週刊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