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森特滿意對陸關稅 中美在緬甸稀土角力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中新社)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近日表示,中國是關稅收入中最大的來源,並對現狀感到滿意。與此同時,中國持續恢復稀土出口並加強對緬甸稀土資源的掌控,而美國則可能尋求與緬甸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以確保關鍵礦產供應。

貝森特19日在接受福斯新聞採訪時,被問到中美談判何時會取得進展,以及美國是否需要一份貿易協議。貝森特對此表示:「我們對與中國的關稅情況非常滿意,現狀運作良好」。他指出,中國是關稅收入中最大的來源,並預期雙方將在11月之前再次會面。

貝森特在接受CNBC採訪時指出,他預計川普任內關稅收入將超過先前估計的3000億美元,這筆資金將用於償還聯邦債務。彭博指出,貝森特言論顯示中美的緊張局勢持續緩和,這可能爲川普與習近平的會晤創造機會。

另一方面,中國海關總署2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稀土上個月出口量較6月增長近75%,達到5577噸,創下自1月以來的單月最高水平。其中,德國爲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量爲1,116噸,較上季成長46%。對美國的稀土出口量也與前期相比增加了75.5%,達到619噸,比2024年同期增加了4.8%。

另據《日經新聞》報導,中國正加緊擴大對緬甸稀土資源的控制。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2024年緬甸佔全球稀土出產量約8%,位列中國與美國之後。

克欽獨立軍在去年奪取了緬北帕瓦(Panwa)與奇布(Chipwe)的主要稀土礦區後,稀土對中出口一度中斷。在恢復後,克欽獨立軍對交易提出各種條件,包括定價權。

隨着從克欽獲取稀土的難度增加,北京正將注意力轉向緬甸北部與中國接壤的另一產區撣邦。當地得到中國支持的中立武裝佤邦聯合軍據稱正加快稀土開發,而將稀土視爲戰略物資的川普政府,也可能會尋求與緬甸建立更緊密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