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人力物資全力支援緬甸 陸網分析重要性:佔約60%稀土進口量
▲大陸救援隊從曼德勒災區瓦礫堆中救出一名受困60小時的孩童。(圖/翻攝央視)
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緬甸3月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造成嚴重災情。地震發生後,大陸隨即派出多支救援隊趕赴曼德勒協助救援,同時,官方提供的首批1億元(人民幣,下同)援助物資也在3月31日送抵仰光。陸網分析,大陸官方之所以如此重視鄰國緬甸,一方面是兩國邦誼,另一方面則因爲緬甸是大陸稀土的主要進口國,一年總量約佔進口的60%。
▲稀土礦是現代重要戰略物資。(圖/翻攝新華社)
《每日經濟新聞》報導,作爲全球重要的銻、錫和稀土生產國,緬甸也正在成爲相關供應鏈的焦點。緬甸處於中國西南和印度洋之間,是中國多種重要礦產的進口來源地。近年來,緬甸稀土佔我國稀土進口總量的60%左右,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開資訊顯示,騰衝–德林達依鎢–錫–銻–稀土成礦帶處於實皆斷層以東,南北向貫穿緬甸全境,是全球知名的錫鎢成礦帶,主要產中生代—新生代的鎢、錫、 稀土礦化和晚古生代的銻礦化。
▲大陸2024年進口的稀土礦佔比圖。(圖/翻攝每日經濟新聞)
值得注意的是,近十餘年來,緬甸稀土產量一路飆升,僅次於大陸和美國,已躋身全球第三位。數據顯示,大陸2024年進口稀土總量約7.73萬噸,同比下降30%,其中,緬甸進口量爲4.4萬噸,佔比57%。
大陸自緬甸進口的稀土,特別是資源較爲稀缺、應用更加廣泛的中重稀土,在2024年體量達到3.2萬噸,是大陸境內重稀土礦配額的1.6倍,對大陸各產業中重稀土礦的供給尤其重要。
▲大陸援助緬甸地震的物資於3月31日送抵仰光機場。(圖/翻攝央視)
緬甸強震使得稀土出口帶來更多不確定性,引起市場擔憂,儘管此次地震震央距離克欽邦等緬北稀土礦核心產區較遠,但仍可能影響稀土的安全生產及運輸,外界普遍預測「緬甸稀土礦出口能力,短期難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