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庫AI模擬俄烏和談 揭普亭利誘川普「邊打邊談」策略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國總統普亭15日將在阿拉斯加會談俄烏戰爭。美聯社
美俄峰會將於阿拉斯加當地時間15日登場。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旗下「未來實驗室」(Futures Lab)主任兼國防與安全部門高級研究員詹森(Benjamin Jensen)表示,停火談判只是開始,而非結束;僅靠領土交換不足以終結這場戰爭。
隨着川普與普亭在阿拉斯加會面,圍繞烏克蘭未來安全地位的更大議題浮現,包括停火監控的技術層面、俄羅斯遭凍結的資產、重建費用的負擔問題,以及數千名遭綁架的烏克蘭兒童的返還。烏克蘭不能僅靠割讓領土來與普亭談判,後者自2014年以來已多次違反停火協議。澤倫斯基在國內政治與憲法層面上也面臨諸多限制,尤其在他缺席阿拉斯加會談的情況下,這些限制更加明顯。
過去六個月,CSIS旗下的「未來實驗室」率先運用資料科學與人工智慧分析和平談判,特別聚焦烏克蘭議題。該計劃名爲「戰略逆風」(Strategic Headwinds),透過專家意見與新聞來源的調查,運行AI模型模擬談判過程。此方法更進一步結合對300多場歷史和平談判與條約的語言模型訓練,以提供歷史脈絡。
研究結果強化一個觀點:結束戰爭沒有簡單解方,任何出路都將涉及土地、資金與安全的組合,可能需數月談判、數年監督與執行。
在此過程中,普亭可能持續採取懲罰性策略,主要依賴如Shahed這樣的大量自殺式無人機進行密集轟炸,作爲他談判策略的一部分。普亭將每日攻擊烏克蘭城市,未來實驗室透過「火力打擊系列」記錄這一現象;同時,普亭也會向華府聲稱莫斯科只尋求和平與安全保障。普亭還可能直接向美方提出經濟利益,以孤立烏克蘭與歐洲。整個過程描繪出21世紀的戰略與國家治理樣貌,重商主義的傾向正逐漸侵蝕自由國際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