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恐出賣臺灣 斡旋俄烏和談秀跡象 《外交政策》給對策

《外交政策》雜誌分析指出,從美國總統川普斡旋俄烏和談來看,他可能出賣臺灣。(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在斡旋俄烏和談上採取混亂的外交政策,似乎不願對抗侵略者,或捍衛烏克蘭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原則。

《外交政策》雜誌21日指出,事實上,這不僅令歐洲人緊張,在這日益混亂、美國安全保障似乎不如以往穩固的世界中,若說還有哪些人該擔心自己的處境,那就是2,300萬臺灣人。分析說,爲了因應眼前危機,臺灣需要增加國防支出和對美投資。

承認臺灣爲獨立國家的友邦屈指可數,任何朝這方向邁進的舉動,都可能引發對岸採取軍事行動。縱使不考慮最壞的情況,也可以看到,北京近年來持續從政治、外交及軍事上對臺灣加強施壓,並進行史上最大的軍事建設,以達到兩岸統一的最終目標。

近幾年來,北京在臺海周邊日益頻繁的軍演已常態化,儘管鮮少有人預期,對岸會很快無端攻臺,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要是北京認爲,臺灣朝獨立的方向走,或認爲不用耗費太多成本的情況下,就可能會採取行動。要是對岸開始懷疑,美國對支援臺灣防衛的承諾,這種情況便可能出現。

臺灣內部日益分裂的政局進一步加劇了這風險。北京持續加強施壓,正在加深島上主要政黨之間的歧見。這些發展令人不安,但對臺灣未來構成最大疑問的因素,無疑是川普政府可能放棄臺灣。川普在第一任期內,表現出對臺灣強烈支持。其中最引人矚目的,就是他2016年當選總統後,與時任臺灣總統的蔡英文通電話。

不過,如今臺灣人開始注意到,川普二度入主白宮後,美國政府與以往不同,不僅因爲缺乏夠多對臺灣議題熟悉,或對北京態度強硬的官員。更主要的擔憂在於,川普似乎迫不及待,急着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峰會,並達成貿易協議,可能準備出賣臺灣,以達成目的。單在過去幾周,川普就拒絕了臺灣總統例行性的過境美國請求,否決了臺灣國防部長的訪美計劃,批准了先前受出口管制的先進半導體對中方銷售,並對臺灣課徵比其他主要美國貿易伙伴更高的關稅——雖然目前的20%低於最初的32%,但高於歐盟、日本及南韓的15%。

臺北的恐懼在於,要是川普只爲了與習近平舉行峰會,就願意做出這些讓步,那他可能會進一步迎合北京;例如,削減對臺軍售,或正式反對臺灣獨立,以確保峰會成功。川普和美國前總統拜登不同,他對美國在維護全球安全秩序,或捍衛民主夥伴的角色上,並沒有堅定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