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製晶片「瀕死」?英特爾警告:可能放棄14A與之後的先進製程

英特爾亞利桑那Chandler廠內,一位工程師正在檢視晶圓。 美聯社

美國指標半導體大廠英特爾(Intel)24日警告,若找不到外部大客戶,將考慮取消14A(1.4奈米)與後續先進晶片製程的開發,可能象徵美國製造晶片的「末日」來臨,勢必將更加仰賴臺積電。

英特爾在24日提交的申報文件中表示,正專注於14A製程並尋找大型客戶,但首次警告,若未能找到大客戶,可能完全關閉先進製程業務,「如果我們無法確保重大的外部客戶,並達成英特爾14A的重要客戶里程碑,我們就面臨一個前景:繼續開發與製造英特爾14A與後續的先進製程節點,不具經濟效益,將不再可行」。

英特爾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能暫停或終止對英特爾14A與後續技術節點的研發」,並且計劃在2030年前,都繼續以18A與相關技術製造晶片。

英特爾執行長陳立武也在上季財報的聲明中說,「我們正與大型外部客戶緊密合作…從頭開發英特爾14A」製程,「展望前景,我們對英特爾14A的投資,將根據已證實的客戶承諾」。

他在財報說明會表示,正聚焦於和客戶確保14A能獲得成功,但在預定今年量產的18A製程中,少了和外部客戶的緊密合作,而14A製程的前景會優於18A,正是讓潛在客戶參與14A製程的開發,並提出回饋意見。

英特爾是目前唯一能生產先進運算晶片的美國晶片製造商,對14A製程寄予厚望,力圖追趕全球晶圓代工廠龍頭臺積電,若放棄14A製程,不僅對該公司的影響重大,也可能成爲美國晶片製造業的致命打擊,因爲這可能意外着英特爾會更依賴臺積電的晶圓代工事業。

英特爾截至6月28日擁有價值約1,000億美元的晶片製造設備,若終止14A產線,預期晶圓代工資產將出現相關的「龐大而實質的減記」。

英特爾曾稱霸半導體產業數十年,卻錯過兩波關鍵技術浪潮,一個是行動裝置,另一個是人工智慧(AI)。晶片產業分析機構Semianalysis在社羣平臺X發文說:「英特爾這家孕育摩爾定律的公司,正歷來首度評估能否維持領先優勢」,「那麼,我們可能永遠要討論臺積電的董亂,以及美國製造半導體永遠死去」。

延伸閱讀

英特爾財報/第3季營收展望樂觀 但大砍晶圓廠擴建計劃 本輪計劃裁員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