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雜誌稱「廢核成臺灣致命弱點」 王鴻薇:俄烏戰爭已完全證明
▲國民黨立委王鴻薇。(圖/記者鄭佩玟攝)
記者鄭佩玟/臺北報導
美國《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近日提到,臺灣關閉最後一座運轉的核電廠將增加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一旦兩岸局勢緊張,中國大陸對臺發動封鎖,極度依賴能源進口的臺灣,必將面臨更大的停電風險。國民黨立委王鴻薇今(20日)指出,俄羅斯利用無情的飛彈和無人機攻擊,摧毀了烏克蘭的許多水力發電廠和火力發電廠,但俄羅斯對於引發核輻射的擔憂,使得他們不能對核能設備發動打擊。
王鴻薇引述《外交家雜誌》刊登的文章《臺灣爲自己製造的致命弱點:淘汰核電》指出,副標題爲「民進黨政府不應該在與中國大陸的衝突之際,放棄他們唯一不能瞄準的能源目標」,臺灣即將關閉最後一座運轉的核電廠,這將增加臺灣對進口化石燃料的依賴,而化石燃料早已是臺灣最主要的能源來源。一旦兩岸局勢緊張,中國大陸對臺發動封鎖,極度依賴能源進口的臺灣,必將面臨更大的停電風險。簡而言之,廢除核電,等於是自願放棄在與中國大陸衝突中,大陸不能瞄準的唯一能源,陷國安於不義,這在俄烏戰爭已獲得證明。
王鴻薇提到,根據媒體報導,自2022年俄羅斯入侵以來,核能已成爲烏克蘭電網的主要電力來源。俄羅斯利用無情的飛彈和無人機攻擊,摧毀了烏克蘭的許多水力發電廠和火力發電廠,導致其90%以上的火力發電系統、 45%的水力發電系統無法運作,但俄羅斯對於引發核輻射的擔憂,使得他們不能對核能設備發動打擊。
王鴻薇表示,事實上,AIT(美國在臺協會)也已經兩次提到臺灣能源問題,更直言美國可以爲臺灣提供全方位的能源解決方案,包括核能、電網技術。更不要說隨着半導體產業、AI產業持續發展,未來能源穩定度變得更加關鍵,有民調指臺灣民衆現有6至7成支持使用核能,甚至民進黨支持者也不再堅定反核。
王鴻薇質疑,民進黨無視國安與經濟發展,在長遠的未來與綠能利益團體之間做出了選擇,「當政府把民生及產業穩定的電力,淪爲政治圖利的犧牲品,國家的未來又要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