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陷技術人力荒!外媒揭臺積電英特爾受害經驗 韓企非孤例
美國喬治亞州現代汽車與LG新能源合資電池廠遭移民當局突襲,逾300名韓籍工人因違法工作被拘留。歐新社
美國喬治亞州現代汽車與LG新能源合資電池廠遭移民當局突襲,逾300名韓籍工人因違法工作被拘留。事件凸顯美國高科技製造業長期缺乏熟練工與專業人力,而政府卻吝於簽發外籍專業簽證。韓企並非孤例,臺積電在亞利桑那廠、英特爾在俄亥俄園區也因同樣問題吃盡苦頭。
彭博資訊8日報導,如此大規模且專門鎖定技術工人的掃蕩並不常見,已讓同樣在美投資數十億美元的三星電子、SK On等韓企感到震驚。南韓分析人士直言,專家、工程師與分包商赴美支援至關重要,一旦這條供應鏈被切斷,將拖延工期、推高成本,並削弱原本預期能帶動產業復甦的投資效益。元大證券南韓分析師李安娜(Anna Lee,音譯)警告,喪失關鍵人力後,現代電池廠2026年上半年量產計劃「幾乎不可能實現」。
知情人士透露,川普任內已有韓企因簽證延宕而難以調派分包商,技術協調被迫延誤。電池產業官員指出,生產線設計專家「無法被取代」,僅有電工或基礎技術支援可由當地人力填補。
彭博報導提到,其他在美設廠的亞洲製造商也因而遇到問題,曾動用海外人力執行特定技術任務,但人數通常是數十人,而非數百人。
南韓媒體News1報導指出,臺積電亞利桑那Fab 21廠曾計劃從臺灣調派約1000名技術員工,補足近一半人力需求,但遭當地工會強烈反彈,指責搶走美國人就業機會。英特爾在俄亥俄州建設Silicon Heartland半導體園區,也因缺乏熟練技術人力而進度受阻。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WEF)7 月報告,美國目前有超過40萬個製造業職缺,隨着嬰兒潮世代退休,未來10年恐有 190萬職位無人填補。問題不只在數量,更在於專業技能缺口:全美有2成工廠因缺乏特定技術人力而無法發揮最大產能。尤其在人工智慧、半導體等尖端產業,美國勞工統計局估算2023至2033年間將額外需要約100萬名數理工(STEM)專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