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7000仍不盈利,高端月子中心聖貝拉的困境與野心

(文/解紅娟 編輯/張廣凱)

“中國最大月子中心”聖貝拉在港股的高光時刻僅有一天。

6月26日,聖貝拉集團登陸港股市場,當日交易中,股價表現頗爲亮眼,盤中最高衝至11港元,雖一度下探至8.45港元,但最終仍以強勁態勢收官。截至收盤,聖貝拉報8.80港元/股,漲幅高達33.74%,總市值達到53.66億港元。

然而,好景不長,上市次日(6月27日)便遭遇"滑鐵盧"。開盤後股價迅速跳水,午間收盤報7.4港元/股,跌幅達15.91%,下午開盤後股價繼續下探,截止收盤報6.56港元/股,跌幅高達25.45%,跌破發行價。

據瞭解,聖貝拉集團於2017年11月在杭州開設首家聖貝拉月子中心,現已發展成爲中國最大的綜合家庭護理品牌集團,主要通過聖貝拉、艾嶼及小貝拉三個品牌開展月子中心服務。

其中,聖貝拉是針對高淨值家庭的超高端旗艦月子中心品牌、艾嶼是針對中高產家庭的高端品牌,通過營造舒緩的環境來關注心理健康;小貝拉則是針對年輕中產家庭的輕奢品牌。另外,聖貝拉集團亦有家庭護理服務及通過電商平臺提供食品,覆蓋女性不同階段的營養需求。

由於定位高端,聖貝拉集團旗下月子中心的選址多爲一二線城市中心地段。以聖貝拉上海寶麗嘉店舉例,該月子中心位於黃浦江畔,是附近少有的露臺江景房,可以一覽上海CBD外白渡橋、黃浦江與浦東樓宇的全套景色。

值得一提的是,其高端定位雖吸引了特定消費羣體,但也導致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從繁華地段的高昂租金到高品質服務的投入,都壓縮了利潤空間。

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聖貝拉的租賃及相關成本(包括使用權資產折舊)確認爲銷售成本(主要爲月子中心的租賃成本及勞工成本),分別爲7120萬元、1.23億元、1.26億元及1.94億元,後三年分別佔相關期間銷售成本總額的37.2%、35.4%及36.7%。

與此同時,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獲客成本不斷增加,進一步加劇了盈利難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近年來中國新生兒數量顯著下降,由2019年的1470萬名下降至2023年的900萬名,隨後於2024年微增至950萬名。

爲進一步爭奪市場,聖貝拉在廣告宣傳方面進行了大量資金投入。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聖貝拉集團的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爲5880萬元、8150萬元及9490萬元,而產後護理及修復業務的每名新簽約客戶平均廣告開支分別爲5601元、5617元及5423元,家庭護理服務業務單獨購買套餐的每名新簽約客戶平均廣告開支分別爲878元、1167元及1444元。

當然,這代價最後還是由消費者買單。招股書顯示,在假設入住28天的基礎上,聖貝拉、Bella Isla、小貝拉的月子中心套餐價格分別爲 16.8萬元起、9.88萬元起和6.8萬元起。另外,2024年,聖貝拉中心、艾嶼中心、小貝拉中心每間房每晚的產後護理服務平均合約價值分別爲7015元、4423元、3298元。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客單價高達10萬元的基礎上,聖貝拉集團依舊是賠本賺吆喝。

據Ifind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聖貝拉集團的營業收入分別達到2.59億元、4.72億元、5.6億元和7.99億元,後三年分別同比增長82.22%、18.75%和42.64%,2023年的增速相較於2022年快速下滑。

與此同時,聖貝拉集團不僅至今未實現盈利,還越虧越多。據Ifind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聖貝拉集團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1.19億元、-4.07億元、-2.39億元、-5.47億元,連續四年出現虧損。

對此,聖貝拉集團在招股書中表示,主要是由於向投資者發行的金融工具公允價值出現虧損。此外,於營業紀錄期間,聖貝拉的盈利能力也受到以股份爲基礎的付款開支等若干非現金項目以及大部分處於初始業績爬坡階段的月子中心所影響,尤其是截至2022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

但不可否認的是,聖貝拉集團目前是中國最大的月子中心。

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聖貝拉集團擁有96家高端月子中心,其中包括62家自營中心(即由我們其中一間合併附屬公司經營且我們擁有大部分權益的中心)及34家管理中心(即由第三方全資擁有或擁有大部分權益並由我們管理的中心)。

此外,聖貝拉集團還是中國內地首家擴展至內地以爲地區的月子中心運營商。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聖貝拉於2022年1月在香港增設首家管理中心、於2023年10月在新加坡增設首家自營海外中心及於2024年5月在美國大洛杉磯地區增設首家管理海外中心。

或許是因爲這個原因,聖貝拉集團吸引崑山唐陸、高榕資本、寧波唐竹、貝康國際、諸暨健投、Tencent Mobility(騰訊)、C Capital、Pegasus Capital和雅畔等衆多投資者的多輪投資。

另外,聖貝拉集團表示,上市募集資金將用於擴展產後護理網絡、於我們已進駐的城市及對我們而言的新城市開設新的月子中心以及整合競爭對手,包括開設新的月子中心及投資獨棟別墅月子中心;推出新服務及產品,以擴展全面的品類滿足客戶的生命週期需求,包括開發我們的養老護理業務、零售業務及產後修復服務;培訓專業家庭護理專家;研發活動,包括升級現有的IT系統、人工智能的投資、投資養老護理服務的研發及升級我們的數據服務器;及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企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