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關注:中國借慕安會向歐洲傳遞善意
參考消息網2月16日報道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16日報道,在慕尼黑舉行的一場引人注目的安全會議上,跨大西洋聯盟出現了令全世界感到震動的深刻裂痕,美國和歐洲的高級官員在價值觀、烏克蘭和民主問題上互相攻擊。
報道稱,與此同時,北京在會議間隙不斷取得收穫。中國外長王毅會見了德國總理朔爾茨以及德國基民盟主席默茨,北約秘書長呂特,以及來自歐盟、德國、西班牙和法國的一系列外交界同行。他在每個場合都把中國定位爲歐洲的夥伴和現有秩序的維護者。
根據中國外交部發表的聲明,王毅對朔爾茨說,中方樂見德國在多極格局中發揮重要作用,願同德方深化全方位合作,推動雙邊關係向前向好發展,維護全球和平穩定,爲動盪不安的世界提供更多確定性。
在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的會見中,王毅表示,中方支持一切有利於和平的努力,支持歐洲在和談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這與美方將歐洲排除在烏克蘭和談之外的說法形成鮮明對比。
報道稱,王毅14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中國專場”活動中向歐洲發出了明確的信號。這位資深外交官表示,這些年,總有人說中國要改變秩序、另起爐竈。但現在真正挑戰秩序、毀約退羣的國家讓歐洲每天都能感受到陣陣襲來的寒意。
報道指出,許多觀察人士由此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即中國看到了與歐洲改善關係的機會。
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李成表示:“對中國來說,美歐之間由意識形態驅動的聯盟現在可能會發生變化,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報道認爲,初步跡象表明,在特朗普的打擊下,歐洲的一些領導人在經歷了幾年的歐中關係動盪之後,可能會接受北京方面的善意。
一位歐洲外交官表示:“這是中國取得的巨大勝利。特朗普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讓他們取得如此成果真是令人驚訝。”
報道指出,在特朗普上任後第一個月的打擊之下,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中國的態度明顯軟化。在兩次引人注目的演講中,她表示,在“一個高度競爭和高度交易化的地緣政治時代”,存在與北京深化貿易關係甚至“達成協議”的空間。
報道稱,最有望成爲德國下一任總理的默茨一個月前曾警告德國企業,投資中國是一個有巨大風險的決定,但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他改變了說法。
默茨對王毅表示,德方堅定支持自由貿易,支持深化德國與中國、歐洲與中國之間的合作。
另據路透社2月15日報道,中國外長王毅15日對德國總理朔爾茨說,作爲戰略伙伴,中德、中歐更應加強團結、協調與合作,堅持自由貿易,踐行多邊主義。
他表示,中方願同德方深化“全方位合作”,維護全球和平穩定。
報道稱,德國龐大的汽車行業依賴中國,去年10月,德國投票反對歐盟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關稅。
根據中國外交部的一份聲明,王毅向朔爾茨表示,中方讚賞德方在歐盟對華電動車關稅問題上秉持理性務實態度。
他說,希望德方“繼續爲儘快妥善解決中歐經貿摩擦等問題發揮建設性作用”。
報道稱,雙方還討論了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衝突,王毅表示,中歐在推動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上目標方向一致。
他說:“中方願同德國等有關各方保持溝通,繼續爲勸和促談發揮建設性作用。”
王毅表示,有必要探討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框架。
王毅在會見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時說,中歐之間不存在根本利害衝突,並表示中方願同歐方增進相互理解,共同爲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
報道稱,在慕尼黑期間,王毅還會見了法國外長巴羅,並敦促讓貿易摩擦降溫。
他說:“作爲全面戰略伙伴,相信中法、中歐有智慧、有能力妥善處理。(編譯/潘曉燕、劉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