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示警 臺外匯干預應有所限度

美續列臺灣爲匯率操縱觀察名單,央行則再次強調,美方未要求新臺幣升值。圖爲民衆經過中央銀行標誌。(本報資料照片)

美財政部公佈半年度「匯率政策報告」,臺灣雖續列匯率操縱觀察名單,但美方也示警,臺灣外匯干預應有所限度並讓貨幣走勢符合經濟基本面;中央銀行6日表示,我國因觸及美方三項檢視指標中的兩項,被列爲觀察名單;對於新臺幣日前升值風暴,央行再次強調,4月2日美國提出對等關稅政策以來,美國並未要求新臺幣升值,長期以來,我方與美國溝通管道順暢。

美國財政部5日向國會提交「主要貿易伙伴的宏觀經濟及外匯政策」半年度報告,雖未發現美國主要貿易伙伴有操縱匯率情況,但將臺灣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

除了臺灣,大陸、韓國、日本、新加坡、越南、德國持續被美方列入觀察名單外,加上此次新增的愛爾蘭、瑞士,共9個經濟體被列入觀察名單。報告稱,臺灣當局應密切監控非銀行金融部門的風險,包括外匯風險;外匯干預應有所限度並讓貨幣走勢符合經濟基本面。報告也強調,大陸未能公佈外匯干預措施,且其匯率機制的關鍵要點普遍缺乏透明度,這種缺乏透明度的情況並不會阻止美國在未來若有相關證據出現時,將大陸列爲匯率操縱國。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表示,臺灣多次被列爲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但也從來沒被美國製裁,似乎不是特別的新聞,央行大動作強調,新臺幣5月初暴力式升值,沒有美國施壓,也與關稅戰無關,根本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他認爲,美國施壓可能是有形,也可能無形。

官員坦言,「美國官方沒有要求新臺幣升值」講了一個多月,但央行是「陳述事實」;與美方溝通中透露,能體諒資金移動、新臺幣因而貶值,但美方在意的是,臺灣不能要獲取不公平的競爭,而刻意讓新臺幣貶值,甚至有的貿易伙伴國還會採取負利率、資本管制等手段。

央行指出,臺灣去年對美國商品與服務貿易順差達740億美元,經常帳順差佔GDP比率爲14.2%,央行淨賣匯約160億美元,佔GDP的負2.1%;臺灣再次被列入匯率操縱國觀察名單後,新臺幣匯率隨主要亞幣走貶,6日收在29.931元,微貶0.9分,由於近日匯價陷入膠着,周線翻貶、終止連9升。

央行表示,這次美方報告向我國建議,密切關注非銀行的金融部門風險,包括匯率風險,以及央行進行外匯干預應有限度,讓匯率走勢反映經濟基本面。

美方建議央行外匯干預應有限度;殷乃平解讀,臺灣今年第1季出口暢旺、GDP達5.48%,在主要亞幣升值時,新臺幣前4月的表現卻是趨貶,美國纔會給予這樣的建議。